[实用新型]一种对不绞合一次性押出工装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1891.1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0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通赫思曼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王玉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绞合 一次性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治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不绞合一次性押出工装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的通讯电缆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多对数绞合线结构的电缆,这种电缆的结构为四对,以往这种通讯电缆生产绞线作业时,先对绞再四对总绞合,采取两次进行绞合对电缆的质量存在着极大的不良影响。
尤其是在阻水线的生产过程中,每对表面及间隙需要附加一种密封性极好的辅助材料。总绞合的线材外被押出时中间部分是无法进行有效的密封处理,存在漏水的风险。现在需要一种新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不绞合一次性押出工装治具,解决了总绞合的线材外被押出时中间部分是无法进行有效的密封处理,存在漏水的风险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对不绞合一次性押出工装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包括对绞盘,对绞盘上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对绞孔,对绞盘的右侧设置有与其相连接的对绞环,对绞盘右侧的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右侧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上套设有紧压弹簧,伸缩杆右侧的一端与连接杆相连接。
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总绞管,总绞管内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押线盘和成型盘,押线盘上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压线孔,成型盘上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成型孔,总绞管上开设有连接凹槽,总绞管上并且位于连接凹槽的右侧设置有与总绞管相连接的连接卡环。
优选的,所述对绞环的左侧与对绞盘的外圈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紧压弹簧位于连接板与连接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端延伸向总绞管,所述连接杆靠近总绞管的一端与总绞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总绞管的内径由左至右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总绞管的中部至最右侧一端直径逐渐减小。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不绞合一次性押出工装治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对不绞合一次性押出工装治具,通过对绞盘、对绞环、连接板、伸缩杆、紧压弹簧、连接杆和对绞孔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先利用绞线盘和对绞孔对单对线进行固定聚集,将单对线整理的更加有条理,为后续的绞合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2)、该对不绞合一次性押出工装治具,通过总绞管、押线盘、成型盘、压线孔、成型孔、连接凹槽和连接卡环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再通过押线盘对单对线进行二次整理,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然后,再通过成型盘对电缆进行对绞,使电缆能被一次性押出成型,更加有效的实现了每对单对线之间及间隙的密封处理,有效的达到了无死角的密封等级,大大降低了阻水线漏水的几率,使用时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型盘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绞盘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中:1治具本体、2对绞盘、3对绞环、4连接板、5伸缩杆、6紧压弹簧、7连接杆、8总绞管、9押线盘、10成型盘、11压线孔、12成型孔、13连接凹槽、14连接卡环、15对绞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对不绞合一次性押出工装治具,包括治具本体1,治具本体1包括对绞盘2,对绞盘2上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对绞孔15,对绞盘2的右侧设置有与其相连接的对绞环3,对绞环3的左侧与对绞盘2的外圈相连接,对绞盘2右侧的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连接板4,连接板4右侧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杆5,伸缩杆5上套设有紧压弹簧6,伸缩杆5右侧的一端与连接杆7相连接,紧压弹簧6位于连接板4与连接杆7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通赫思曼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百通赫思曼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1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