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玻璃智能豆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1981.0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4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涵;陈龙;李敏;李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雪涵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张小鸽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玻璃 智能 豆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蔬菜培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晶玻璃智能豆芽机。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和提高,对食品安全、卫生和营养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使得家用豆芽机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目前的家用豆芽机可以培育多种豆类,包括黄豆、绿豆、红豆、豌豆、麦豆以及萝卜苗等等。其中,黄豆、绿豆、红豆等在培育过程中需要从始至终遮光,而豌豆、麦豆、萝卜苗等在培育过程中需要先遮光,等到芽苗长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透光。
目前的豆芽机的上盖与外筒多为透光材质,当培育上述的黄豆、绿豆、红豆等过程中,需要在上盖与外筒上手动加上遮光罩;当培育上述的豌豆、麦豆、萝卜苗等的过程中,需要先在上盖与外筒上手动加上遮光罩,等到芽苗长到一定长度,再取下遮光罩;对于平时想观察芽苗的长势情况,还得先取下遮光罩,看完后,还得再套上遮光罩。目前,在使用豆芽机培育豆类芽苗的过程中,手动安装与取下遮光罩,费时费力,方便性较低。
且目前的豆芽机多使用循环喷淋系统,循环喷淋系统是把水循环利用,这样在喷淋、循环的过程中水质就受到了污染,不利于豆芽的生长,容易造成豆芽的腐烂和变味;而且循环用的水一般需要一天一换,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玻璃智能豆芽机,可以改变上盖和外筒的透光性,同时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将水雾化,既保证了豆芽生长的水质需求,又免去了换水的步骤,提高豆芽机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晶玻璃智能豆芽机,包括底座、外筒、上盖、上培育盘、下培育盘、水箱、智能控制装置、控制面板、超声波发生器以及若干个压力感应器;
所述外筒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外筒的外壁为液晶玻璃材质,且所述外筒的底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外筒的顶端开口处,且所述上盖的外壁为液晶玻璃材质;
所述上培育盘与下培育盘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的空腔中;
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底座中;
所述智能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中,且所述智能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
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外壁面上;
若干个所述压力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外筒的内壁面上,且至少一个所述压力感应器位于所述上培育盘的上方,且至少一个所述压力感应器位于所述下培育盘的上方,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上盖与所述外筒铰接连接,所述上盖通过导电线与所述底座上的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外筒通过导电线与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导电线上设置有导电开关,所述导电开关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于所述底座中,且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超声波输出端浸没在所述水箱中的水中,所述超声波发生器通过导电线与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导电线上设置有导电开关,所述导电开关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外筒中的环境温度进行制冷或制热的半导体制冷片、用于对所述外筒中的环境温度进行测温的温度传感器、金属导热片、制冷片隔热圈、散热片、散热风扇、整流器以及转换开关;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金属导热片、制冷片隔热圈、散热片、散热风扇、整流器以及转换开关设置于所述上盖中;
所述上盖的底壁上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金属导热片嵌置于所述上盖底壁上的矩形通孔中,且所述金属导热片的下表面露出在所述外筒内的空腔中;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所述金属导热片上,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在下,热面在上;
所述制冷片隔热圈套设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宽厚侧面与长厚侧面上;
所述散热片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上;
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片上;
所述金属导热片、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以及散热风扇从下到上依次布置;
所述整流器的电源入口与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整流器的电源出口通过直流导线与相应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散热风扇的正极与负极电连接;
所述转换开关设置于连接所述整流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直流导线上,且所述转换开关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电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面板控制所述直流导线的开路、闭路以及换向;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的空腔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雪涵,未经刘雪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1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流水墙
- 下一篇:一种荒漠藻种的移动式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