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形画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3821.X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2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框师傅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08 | 分类号: | A47G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文怡然,王照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画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画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变形画框。
背景技术
画框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品辅助配件,对于书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作用是为保护和陈列画作,并增强其表现力而设计的一个镶嵌装置,画框能够使得书画存放的很平整、干净,特别是展示的时候得到了好的装饰效果。现有的画框一般多为多条边框拼装而成,然后再用码钉将边框端部两两固定,形成四边围合、中空的方形框,方形框的底面靠近中空处上设有一个阶梯形的放置书画的卡槽;放置书画的时候,首先将书画放入画框内,书画的边缘部位于卡槽内,然后放置一个压板将书画压平,然后将固定部(比如:图钉)按入画框的背面,固定部的边缘部分将压板挡住,防止压板掉落。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画框不能够变形成为多个画框,只能够镶嵌一种规格的书画,非常不方便;2、展示书画的时候,一般是将画框挂或贴在墙上,一般为了美观都是贴在墙上;画框从墙上掉落的时候,如果是书画的正面朝向地面,容易将书画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画框,不仅能够一个画框变为多个画框,还能够减少画框从墙上掉落的时候书画的正面朝向地面的情况出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画框本体由多个框条依次榫接而成;框条与书画接触的一侧均设有卡入书画的卡槽,框条上还铰接有可压住书画的挡条;框条均包括多段折叠部,折叠部可依次折叠并固定形成一个第一画框;折叠部内均设有干燥剂腔;折叠部靠近卡槽的一侧设有将卡槽和干燥剂腔连通的通孔;干燥剂腔的底部设有干燥剂的放置板,且放置板水平设置在干燥剂腔内;干燥剂腔的底面上设有与放置板的一边铰接的铰接部,且铰接部靠近框条靠墙的一面设置,干燥剂腔的底面上设有在惯性下能推动放置板朝着框条靠墙的一面倾斜的推动部,且推动部位于放置板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将书画的边缘卡入卡槽内,然后采用无痕胶将画框贴在墙上,当画框从墙上落下并着地的时候,推动部由于惯性,会推动放置板,此时放置板绕着铰接部朝着墙体的一方倾斜,使得干燥剂撞向框条靠近墙体的一面上,进而使得画框本体的重心偏向靠墙的一侧。当需要将画框本体拆成多个第一画框的时候,将各个框条拆开,然后将折叠部朝着卡槽的方向依次折叠并固定形成一个第一画框。使用第一画框的时候,还是将书画的各边卡入卡槽即可。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画框本体的各个框条都可取下拼接形成另外一个第一画框,使得一个画框可以多用,非常方便;
2、框条内放置干燥剂,可以防潮,且卡槽和干燥剂腔通过通孔连通,使得位于卡槽处的书画便于不会因为潮湿而贴在卡槽壁上,便于书画取时不会损坏。推动部和放置板的设置,可以使得画框本体从墙上掉落接触地面的时候,推动部在惯性作用下会将放置板顶起,使得放置板朝着框条靠墙的一方倾斜,进而使得干燥剂瞬间撞击框条靠墙的一边,此时干燥剂不仅让框条靠墙的一边重力增加还使得干燥剂对框条靠墙的一边有一个瞬间的冲击力,实现整个画框本体靠墙的一方先着地。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框条的一端的侧面设有凹槽,框条的另一端的端部均设有凸起;画框本体通过依次将前一个框条的凸起插入下一个框条的凹槽内榫接而成。
凹槽和凸起的设置,非常方便的就实现了画框的榫接。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相邻的折叠部转动连接,且相邻的折叠部通过固定销定位。
实现了折叠部可以依次转动后折叠形成画框的形状,然后再插入固定销进行定位。框条两端的折叠部相互榫接,主要是因为框条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另一端设置有凸起,刚好凸起和凹槽分别位于框条两端的折叠部上,因此可以直接将凸起插入凹槽内榫接。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铰接部为铁环,放置板的一边上设有可插入铁环的铰接条。
由于铰接部靠近框条靠墙的一面设置,即铁环位于框条靠墙的一面,可以增加框条靠墙一侧的重力,因此铁环不仅可以实现放置板与干燥剂腔的底面的铰接还能够使得画框本体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心偏向靠墙的一侧。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推动部位于远离铁环的一端,推动部包括铁球和弹簧,干燥剂腔的底面设有放置铁球的凹腔,弹簧设置在铁球和凹腔的底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框师傅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框师傅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38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