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4059.7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2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增荣;邵珠强;幺博;詹耀辉;陈长军;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6C1/18 | 分类号: | E06C1/18;E06C1/32;E06C7/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子,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梯子。
背景技术
现有梯子通常是人字梯和一字梯,但是现有的这两种梯子结构是固定的,两者之间不能转化,也就是说现有的梯子不能既组成人字梯又能组成一字梯使用,而且现有的梯子无法拆卸,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不方便存放和运输,同时现有的梯子做好后尺寸是固定的,不能额外装接,无法进行扩展和延伸。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多功能梯子,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作为人字梯使用又能够作为一字梯使用,还能扩展和延伸,方便存放和运输的多功能梯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梯子,包括第一梯子本体、第二梯子本体、第一轴销和第二轴销,所述第一、二梯子本体的两端均并排间隔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一、二梯子本体两侧边的中间均设有挂钩,还包括挂链,所述挂链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梯子本体的挂钩上,所述第一、二轴销分别可拆卸穿设在所述第一、二梯子本体的两个通孔中,所述第一梯子本体与所述第二梯子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轴销及挂链相互连接可形成人字梯,所述第一梯子本体与所述第二梯子本体通过所述第一、二轴销相互连接可形成一字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梯子本体的两端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梯子本体的两端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梯子本体可拆卸穿设在所述第二梯子本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二梯子本体均为一字型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梯子本体的阶梯数量比所述第二梯子本体的阶梯数量多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二梯子本体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该多功能梯子通过第一、二梯子本体相互呈一定角度竖直倾斜设置,第一梯子本体的上端穿设在第二梯子本体的上端中,挂链连接在第一、二梯子本体两侧的挂钩上,通过第一轴销穿设在第一、二梯子本体上端的通孔中,第二轴销不安装,从而将第一、二梯子本体连接在一起组成人字梯;
通过将第一、二梯子本体相互呈一直线放置,第一梯子本体穿设在第二梯子本体中,通过第一、二轴销同时穿设在第一、二梯子本体连接处的两个通孔中,挂链不安装,从而将第一、二梯子本体连接在一起组成一字梯;
当需要存放和运输时,将第一、二轴销和挂链全部拆卸掉,即可使人字梯和一字梯分解呈第一、二梯子本体的单体,从而占用较少的空间;
当需要扩展和延伸时,通过多个第一梯子本体和多个第二梯子本体相互交替首尾相接,即可完成扩展和延伸,使用灵活,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梯子作为人字梯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梯子作为一字梯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梯子,包括第一梯子本体1、第二梯子本体2、第一轴销3和第二轴销4,所述第一、二梯子本体的两端均并排间隔设有两个通孔5,所述第一、二梯子本体两侧边的中间均设有挂钩6,还包括挂链7,所述挂链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梯子本体的挂钩上,所述第一、二轴销分别可拆卸穿设在所述第一、二梯子本体的两个通孔中,所述第一梯子本体与所述第二梯子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轴销及挂链相互连接可形成人字梯,所述第一梯子本体与所述第二梯子本体通过所述第一、二轴销相互连接可形成一字梯。
所述第一梯子本体的两端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梯子本体的两端宽度。
所述第一梯子本体可拆卸穿设在所述第二梯子本体中。
所述第一、二梯子本体均为一字型梯。
所述第一梯子本体的阶梯数量比所述第二梯子本体的阶梯数量多一个。
所述第一、二梯子本体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4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木营养液自动施用系统
- 下一篇:单行马铃薯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