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式驱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5702.8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8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举;李先众;李世伟;姚春林;申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玻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2 | 代理人: | 种道北 |
地址: | 27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式驱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式驱雷系统。
背景技术:
雷电是威胁人类最为严重的八大自然灾害之一,雷电产生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使其能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常常造成人员的伤亡,击毁建筑物、配电系统、通信设备、引起森林火灾,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断、仓储、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至爆炸,危害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对航空航天等运载工具也有巨大威胁。
为了消除雷电危害,通常采用避雷针、提前放电式避雷针、消雷阵列和激光引雷等技术手段。260多年来国际防雷界主要沿用的是富兰克林实用新型的避雷针(接闪器),吸引雷云电场集中于其金属针而增大针端电场强度,使雷云电场击穿金属针而将强大的雷电流经其接地体泄放入地,但避雷针防雷通常带来反击、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和对强弱电系统的电磁脉冲感应过电压损坏等负面危害。
与避雷针原理近似的提前放电式避雷针则吸引更多的雷电侧击和绕击,通常带来更大的负面危害。
消散阵列(DAS)利用雷云电场对其阵列避雷针作用而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以期消散雷云电荷而实现防雷。但其被动产生的等离子体受电场自屏效应和风、雨等大气条件制约而不能实现高浓度和大体积稳定发散,使其防雷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以致其被雷云电场击穿放电的概率较高,失去应有防雷效果。
激光引雷利用高能激光束(脉冲功率10亿瓦)射向雷云,在雷云与地面的空气中形成高温等离子,生成雷电引导放电通道,从而将雷电引导设置好的接闪器上泄放,但技术难度大,引雷成功率低,难以实用,引雷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车载式驱雷系统,它具有主动驱雷、可移动驱雷、驱雷可靠稳定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式驱雷系统,包括驱雷机动车,所述驱雷机动车上设有有源驱雷系统、无源驱雷系统和通讯系统,有源驱雷系统包括有源驱雷球,无源驱雷系统包括自动升降杆和设置在自动升降杆上端的无源驱雷球,驱雷机动车上还设有雷云电场强度测量仪、远程相控阵雷达和局域指挥系统,远程相控阵雷达和雷云电场强度测量仪通过局域指挥系统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通讯系统分别与有源驱雷系统和无源驱雷系统连接。
所述驱雷机动车包括驾驶室、指挥仓和底盘,指挥仓内设有云计算控制系统和操作台,指挥仓上方设有有源驱雷系统,底盘上设有自动升降无源驱雷系统、远程相控阵雷达、雷云电场强度测量仪、发电机和储能系统。
所述有源驱雷球包括机架,机架上端设有有源金属外罩,有源金属外罩上设有若干放电通孔,有源金属外罩外壁上对应放电通孔的位置设有中空放电针,中空放电针侧壁上设有若干开口,机架上端中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纳米陶瓷绝缘子,纳米陶瓷绝缘子底部设有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与机架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第一电极通过接地线与接地装置连接,第一电极下方的机架上设有风机,机架上还设有电源、逆变器和变压器,电源通过导线依次与逆变器和变压器连接,变压器通过导线与纳米陶瓷绝缘子连接,电源通过导线与风机连接。
所述无源驱雷球包括无源金属外罩,无源金属外罩外壁上均匀设有若干放电针,无源金属外罩开口端内壁安装有绝缘子,绝缘子底部设有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无源金属外罩内壁之间间隔设置,第二电极通过接地线与接地装置连接。
所述通讯系统为局域网通讯指挥系统,所述驱雷机动车为六驱越野军车重卡。
所述驱雷机动车后底端设有发电机,发电机与储能系统连接,储能系统还与太阳能发电系统连接。
所述操作台上设有控制按钮和显示屏,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所述有源驱雷系统还包括雷电预警器和计数控制器,雷达预警器和计数控制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自动升降杆为多节收缩式升降杆。
所述接地装置包括气动插拔式导电锥和自动收放盘式超导高强耐磨接地拖链。
所述指挥仓上还设有空调。
所述机架外部设有机架壳体。
所述纳米陶瓷绝缘子上设有线圈,线圈通过导线与变压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针对现有防雷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车载式驱雷系统,通过设计驱雷机动车、控制器、通讯系统、雷云电场强度测量仪、有源驱雷系统、无源驱雷系统,实现根据雷云位置调节驱雷系统位置,做到提前预警、主动智能驱雷,同时进行有源驱雷和无源驱雷,确保驱雷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玻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玻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5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