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器隔声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6162.5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4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许伟;姚一峰;薛冠军;颜红岳;吴洪林;钱皓雍;徐明叶;王宇;许丽华;张庆生;孙志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新电机(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H01G2/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刘海 |
地址: | 2141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声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结构,尤其是一种电容器隔声腔结构,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降低电容器运行时发出的噪音,很多厂家都在电容器内部增加隔声腔。隔声腔体一般采用钢板制成,置于电容器内部芯子的顶端、底部或者中部某些位置,如图1、图2所示。其中,1a为电容器壳体、2a为电容器芯子、3a-1、3a-2和3a-3分别对应隔声腔置于电容器芯子2a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三种状态。实际项目中隔声腔根据隔声需要,确定隔声腔的数量和放置位置。由于隔声腔的特殊结构,能够一定程度的吸收电容器芯子运行中的震动和噪音,起到隔声的作用,从而降低电容器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容器隔声腔结构,在不改变隔声腔主体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对隔声腔内部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提高隔声腔的隔声能力。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容器隔声腔结构,包括隔声腔外壳,其特征是:在所述隔声腔外壳的内侧两个宽面相对设置有减振隔声结构;所述减振隔声结构包括设置于隔声腔外壳内侧宽面上的阻尼材料层、以及设置于阻尼材料层表面的金属板。
进一步的,所述隔声腔外壳的内腔采用中空内腔或真空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内腔中密封标准气压的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内腔的内部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材料层采用阻尼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材料层采用橡胶、塑料或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隔声腔外壳为金属板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材料层涂敷于隔声腔外壳内侧宽面上,金属板粘贴于阻尼材料层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隔声腔结构的电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隔声腔结构设置于电容器内部芯片的上部、中部、下部的一处或几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容器隔声腔结构,与常规的隔声腔相比具有更好的隔声性能,能够进一步的降低电容器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容器隔声腔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容器隔声腔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侧视图。
图6为图3的I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隔声腔外壳、2-阻尼材料层、3-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容器隔声腔结构包括隔声腔外壳1,隔声腔外壳1与常规隔声腔结构相同或相似,为金属板材质;在所述隔声腔外壳1的内壁两个宽面上涂敷一层阻尼材料层2,在阻尼材料层2表面粘贴金属板3,使隔声腔外壳1的内侧的两个宽面之间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金属板3。
所述阻尼材料层2采用的阻尼材料如橡胶、塑料、纤维等。
根据隔声原理,双侧金属板3之间设置阻尼材料层2,能够更大程度的吸收电容器芯子的震动和噪音,达到进一步降低电容器噪音的目的。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隔声腔外壳1的内部还可采取中空和真空两种方案,构成中空式隔声腔和真空式隔声腔。
所谓中空式隔声腔,指隔声腔的腔体内密封标准气压的空气。
所谓真空式隔声腔,指隔声腔内经过抽真空处理,内部气压远低于标准大气压。真空式隔声腔进一步增大了金属板与隔声腔内部物质的质量差,提高了隔声腔的隔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新电机(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日新电机(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6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变转子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容器用接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