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器用高效率传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6752.8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8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陈建军;钦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福华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1/12;F28F19/02;F28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器用 高效率 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用高效率传热管。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
传热管是换热器进行换热的重要结构之一,传统换热器的传热管结构较为简单,导致其传热效率较低,从而造成热量散失,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市场上一些品质较差换热器的传热管,使用寿命角度,容易出现渗透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换热器用高效率传热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用高效率传热管,包括传热管体,所述传热管体外侧通过螺纹槽与散热拨片中心处的传热管通孔螺纹连接,且传热管通孔内部套接有防滑护垫,所述传热罐体一侧嵌套焊接有螺旋连接口,所述散热拨片通过四个拐角处开设有散热管通孔,且散热管通孔内部贯穿有散热管,所述散热拨片上方焊接有散热凸块,所述传热管体内表壁电镀有防腐蚀镀层,所述传热管体上表面开设有散热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旋连接口表面开设有连接螺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热管通孔的内径和传热管体的外径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散热管通孔的内径和散热管的外径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散热管通孔内表壁开设有连接螺纹。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设有散热拨片和散热管,通过散热拨片和散热管辅助传热管进行传热,可以显著的加快了传热管体的传热效率,提高了该传热管的品质,增加了市场的竞争力,其次,通过在散热拨片上固定有散热凸块,可以加快散热拨片的散热速度,进一步提高了该传热管的传热效率,再有,通过在传热管体内表壁电镀有防腐蚀镀层,可以防止传热管体被腐蚀导致渗漏,延长了该传热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换热器用高效率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换热器用高效率传热管的散热拨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换热器用高效率传热管的传热管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螺旋连接口、2-传热管体、3-螺纹槽、4-散热拨片、5-散热管、6-传热管通孔、7-散热管通孔、8-散热凸块、9-防滑护垫、10-散热凹槽、11-防腐蚀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换热器用高效率传热管,包括传热管体2,传热管体2外侧通过螺纹槽3与散热拨片4中心处的传热管通孔6螺纹连接,且传热管通孔6内部套接有防滑护垫9,传热罐体2一侧嵌套焊接有螺旋连接口1,散热拨片4通过四个拐角处开设有散热管通孔7,且散热管通孔7内部贯穿有散热管5,散热拨片4上方焊接有散热凸块8,传热管体2内表壁电镀有防腐蚀镀层11,传热管体2上表面开设有散热凹槽10。
螺旋连接口1表面开设有连接螺纹,使用者可以通过螺旋连接口1表面开设的连接螺纹将传热管体2进行螺旋连接在管板上,传热管通孔6的内径和传热管体2的外径相等,散热管通孔7的内径和散热管5的外径相等,散热管通孔7内表壁开设有连接螺纹,使得散热管7和散热管5连接的更加稳固,不会出现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福华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福华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67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联水冷式冷凝装置及其构成的硅油合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石墨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