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井点回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8530.X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钟爱军;张闻;赵龙祥;赵丽华;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井点回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井点回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兴建建筑,由于地紧张等缘故,不少新建工程是在已建建筑物附近建造的,当新建工程基础采用井点降水法时,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往往会导致附近已建建筑的下沉、裂缝、倾斜,影响已建建筑的安全使用(地下水位的下降,会导致上部建筑的下沉)。
回灌井点法就是在井点降水系统和需保护的房屋之间设置一排回灌井点,在降水的同时,通过回灌井点向土层灌入适量的水,来补偿已建建筑下土层流失的地下水。
回灌井点必须在降水井点启动前或降水开始的同时向土中灌水,且不得中断,灌水量要根据检查井水位的变化确定。检查井的水位需要专人定时观测,并做好记录,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回灌水量的调整,尽可能保持抽水量平衡。既要防止灌水量过大渗入基坑影响施工,又要防止灌水量过小造成已建建筑基础下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的全自动井点回灌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井点回灌系统,包括水箱、电动离心泵、降水主管、降水井、降水支管、自流水口、空气压缩泵、空气压缩泵控制柜、电线、回灌主管、浮球液位计、回灌井、回灌支管;
所述降水主管的一端连接在水箱的顶部,所述降水主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若干降水支管,所述降水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降水井的底端,所述降水主管上还设有电动离心泵;
所述水箱的顶端还设有自流水口,所述回灌主管的一端连接在水箱的底部,另一端上连接有若干回灌支管,所述回灌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回灌井的底端,所述回灌主管上还设有空气压缩泵;
任一回灌井内均设有浮球液位计,所述浮球液位计包括低水位触点、浮球、高水位触点,所述浮球液位计的输出端口通过电线与空气压缩泵控制柜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泵控制柜的输出端口通过电线与空气压缩泵的输入端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降水支管、回灌支管均采用无缝钢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水位监测和回灌水量调整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地下水位的精确控制,避免由于回灌水量的失控带来的工程安全问题。
2、水位检测不再需要人工检测,人工检测一般要4小时一次,费时费力,而其目的只是为了观察水位有没有偏离原始水位,是一种被动的检测。本案中的水位检测器实现了水位主动检测,不再对检测时间提出要求,可自动识别水位的变化,并对其作出反应。回灌水量调整系统根据水位检测器的发送的信号自动启动和关闭水泵,实现地下水位的调整,不在需要人工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空气压缩泵控制箱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浮球液位计与空气压缩泵控制箱的电路连接结构图。
图中:
1-水箱,2-电动离心泵,3-降水主管,4-降水井,5-降水支管,6-自流水口,7-空气压缩泵,8-空气压缩泵控制柜,9-电线,10-回灌主管,11-浮球液位计,12-回灌井,13-回灌支管,14-低水位触点,15-浮球,16-高水位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井点回灌系统,包括水箱1、电动离心泵2、降水主管3、降水井4、降水支管5、自流水口6、空气压缩泵7、空气压缩泵控制柜8、电线9、回灌主管10、浮球液位计11、回灌井12、回灌支管13;
降水主管3的一端连接有若干降水支管5,降水支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降水井4的底端,降水主管3的另一端连接在水箱1的顶部,降水主管3上还设有电动离心泵2;
水箱1的顶端还设有自流水口6,回灌主管10的一端连接在水箱1的底部,另一端上连接有若干回灌支管13,回灌支管13的另一端延伸至回灌井12的底端,回灌主管10上还设有空气压缩泵7;
任一回灌井12内均设有浮球液位计11,浮球液位计11包括低水位触点14、浮球15、高水位触点16,浮球液位计11的输出端口通过电线9与空气压缩泵控制柜8的输入端口 相连接,空气压缩泵控制柜8的输出端口通过电线9与空气压缩泵7的输入端口相连接。
所述降水支管5、回灌支管13均采用无缝钢管。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职业大学,未经扬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8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检测式鞋底清洁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地基处理的压力注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