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防护框架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9144.2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4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玉;钱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K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防护 框架 | ||
1.一种电池包防护框架(11),包括多个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框构件(111),其特征在于,
各框构件(111)包括:
密封部(1111),沿上下方向(U)延伸,且用于密封待安装的电池组件(2);
电池固定部(1112),沿着内外方向(I)从密封部(1111)的下部向内侧凸出,且用于固定待安装的电池组件(2);以及
防护部(1113),沿着内外方向(I)从密封部(1111)的下部向外侧凸出,且用于与整车固定部件(F)连接,防护部(1113)为实心板体或内部设有孔道(H)的板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框架(11),其特征在于,各框构件(111)的密封部(1111)、电池固定部(1112)和防护部(1113)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框架(11),其特征在于,密封部(1111)为实心板体或内部设有孔道(H)的板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框架(11),其特征在于,电池固定部(1112)为实心板体或内部设有孔道(H)的板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框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防护框架(11)形成有向上凹入的避空凹部(R),避空凹部(R)沿上下方向(U)的上侧为密封部(1111),沿着内外方向(I)的内侧为电池固定部(1112),沿着内外方向(I)的外侧为防护部(11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框架(11),其特征在于,密封部(1111)沿内外方向(I)的宽度不小于20mm。
7.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箱体(1),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防护框架(11);
多个电池组件(2),收容在电池包防护框架(11)内,且分别与对应框构件(111)的电池固定部(1112)固定连接;
箱盖(3),设置在电池包防护框架(11)上方且与所述多个框构件(111)的密封部(1111)固定连接;
密封圈(4),夹持在箱盖(3)与所述多个框构件(111)的密封部(1111)之间;
底板(5),设置在电池包防护框架(11)下方且与所述多个框构件(111)的电池固定部(1112)固定连接;以及
防护板(6),设置于底板(5)下方且与所述多个框构件(111)的防护部(111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下箱体(1)还包括:多个加强梁(12),设置在电池包防护框架(11)的内侧,且各加强梁(12)的两端固定在两个对应框构件(1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强梁(12)为纵横交叉的纵向加强梁和横向加强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电池固定部(1112)上形成有缺口(G);
底板(5)焊接到对应电池固定部(1112)的缺口(G)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91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户外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式间接与直接蒸发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