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机柜式数据采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0500.2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4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江鸿;童建农;陈浩;瞿晖;陈明鑫;周炼军;何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兴和云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机柜 数据 采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机柜式数据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和处理。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
现有的数据采集设备在使用时,一般是直接将其放置在桌面上或者其他位置,并没有设置一个专门的支撑装置,从而导致采集设备放置不稳定,部分采集设备具备支撑腿,当需要转移采集设备的地点时,并不能将其支撑腿当做提手用,从而不方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机柜式数据采集设备,解决了采集器放置不稳定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机柜式数据采集设备,包括采集器,所述采集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套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一侧与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贯穿通槽且与安装块外部的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上套接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块的一侧和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两个支板的顶部分别与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载板与第二载板相对的一侧镶嵌有滑套,所述滑套内套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第二载板相背的一侧通过卡紧弹簧与滑套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塞与卡紧弹簧相背的一侧与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杆的另一端贯穿滑套且插接在第二载板一侧开设的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卡杆上套接有拨动板,且拨动板的一侧搭接在第二载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卡杆插入卡槽的长度与卡紧弹簧的起始长度相等,且卡杆插入卡槽的长度与拨动板到第一载板一侧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卡杆的直径与卡槽的直径相等,且卡杆与活塞相背的一端搭接在卡槽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的长度与采集器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的宽度为采集器宽度的四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一端与支板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两个支板的顶部分别与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底部的边缘处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机柜式数据采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的改进,当卡杆插入卡槽内时,能够使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连接,从而能够当做提手,方便携带采集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转杆的改进,当卡杆脱离卡槽时,在回位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配合支板的使用,能够带动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回到采集器的底部,能够当做支撑腿,并支撑采集器,从而达到了稳定放置采集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中:1采集器、2安装块、3通槽、4环形槽、5圆块、6转杆、7支板、8第一载板、9第二载板、10滑套、11活塞、12卡紧弹簧、13卡杆、14卡槽、15回位弹簧、16拨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兴和云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兴和云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0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丝轮改进的SIM卡托架拉丝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便携钢筋全方位打磨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