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纳米防爆片的锂离子电池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1146.5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0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平;张文魁;叶张军;周晓政;张玉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谷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7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纳米 防爆 锂离子电池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带有纳米防爆片的锂离子电池盖板有关。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告急,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大,循环使用寿命时间长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域所关,特别是现如今被电动汽车行业所广泛应用。新能源应用在电动汽车上,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大家所极度关注的技术要点。锂离子电池在受到短路、高热、过充等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下,电池内部极易产生高压气体,引起电池壳体形变甚至爆炸,所以通常的做法上在电池上会设置防爆阀,当电池内部发生异常时,防爆阀是一个冲破口,该部位相对端盖的其他区域较薄,可以令内部的气体找到突破口进行爆破。
现有的防爆阀一般都是端盖上开孔,孔内放置金属片,在通过其他绝缘材料灌注填充好。但是通常金属的防爆片热敏感度不强,当电池热度异常时反应不够灵敏及时,因此,本发明人防爆阀本身已经安装结构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纳米防爆片的锂离子电池盖板,当电池内部温度或者压力升高,及时爆破,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纳米防爆片的锂离子电池盖板,在盖板本体对应极柱处开设有极柱孔,在盖板本体上还开设有防爆孔,在极柱孔上表面覆盖有纳米材料注塑成型的盖片,在防爆孔内嵌置有纳米材料注塑成型的防爆片。
所述的极柱孔周边形成一圈凹槽,在盖片的下表面形成一圈与凹槽对应的凸圈。
所述的盖片和盖板表面齐平。
所述的防爆片包括片体和钉柱,防爆孔上端为片体内嵌的大孔,下端为与钉柱配合的若干小孔。
所述的防爆片与防爆孔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极柱孔和防爆孔上分别采用纳米材料注塑成型的盖片和防爆片覆盖,一旦当内部气体温度升高膨胀时,盖片和防爆片融化或者破裂,气体及时排出,防止事故更加严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阐述。
一种带有纳米防爆片的锂离子电池盖板,主要涉及到的部件包括端盖本体1,在端盖本体1对应极柱2的部位上开设有极柱孔3,在旁边一侧还开设有防爆孔4,在极柱孔3的周围一圈形成凹槽5,对应极柱孔3上的覆盖有盖片6,盖片6的下表面为一圈凸圈7,刚好可以嵌入到凹槽5内,形成比较好的卡固,盖片6本身的材质是纳米材料,通过模具注塑成型。盖片6表面与端盖本体1的表面齐平。
端盖本体1上的防爆孔4,其孔型的上端为孔径较大的大孔41,下端开设若干细微的小孔42,与大孔41与小孔42连通。
防爆孔4上覆盖了防爆片8,防爆片8包括片体81和钉柱82,片体81过盈配合在大孔41中,钉柱82配合在小孔42中。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当内部气体温度过热或者气压过高时,盖片6和防爆片8都可以融化或者爆破,形成排气突破口,及时排气。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所做出若干其他简单替换和改动,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谷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谷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11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