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牵引训练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1478.3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6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任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林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2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绳 带体 本实用新型 牵引训练 约束带 穿绕 抓握 材质柔软 末端连接 人力资源 携带方便 一端连接 意外事故 操控性 扶手 首端 束带 体位 通孔 跌倒 损伤 皮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牵引训练带,包括抓握扶手、带体、调节扣和约束带;所述带体的首端连接在抓握扶手上,末端连接在约束带上,所述调节扣设置在带体上;所述约束带包括两个约束本体,所述约束本体的一端连接设置第一调节绳,所述约束本体的另一端开设用于第一调节绳穿绕的调节通孔,所述两个约束本体中的一个约束本体上设有第二调节绳,另一个约束本体上设有用于第二调节绳穿绕的调节环。本实用新型轻巧,携带方便,操作简便,无场地的限制;材质柔软,不会损伤患者的皮肤。操控性较强,任何体位都可以进行操作,减少了跌倒等意外事故的可能性。节省了人力资源,减轻了照顾者的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训练使用的辅助工具,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牵引训练带。
背景技术
由于医疗资源,专业康复护理知识的相对缺乏,漫长的康复过程或较高的康复费用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大量的偏瘫患者选择在家自行康复,有研究显示,有98.3%的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希望在出院后得到正规而系统的医疗健康服务以支持患者出院后的居家康复,但我国社区居家护理起步较晚,许多社区的医疗服务中心只限于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疾病和基础护理方面的服务,社区康复护理服务尚未真正开展。康复专业人员短缺,患者数量庞大,势必在很长一段时问内团队整合会遇到困难。那如何让患者在接受正规全面的康复护理之前,自己先从自身出发,掌握正确有效的主动锻炼方法迫在眉睫。随着偏瘫患者的与日俱增,居家康复需求越来越大,康复师的日常工作也在逐渐的加大,慢慢影响着正常的康复强度。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针对于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主动运动,能够各个体位均能使用且简单经济实用的家用康复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牵引训练带,能够满足患者需要,有效改善患侧肢体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抓握扶手、带体、调节扣和约束带;所述带体的首端连接在抓握扶手上,末端连接在约束带上,所述调节扣设置在带体上;所述约束带包括两个约束本体,所述约束本体的一端连接设置第一调节绳,所述约束本体的另一端开设用于第一调节绳穿绕的调节通孔,所述两个约束本体中的一个约束本体上设有第二调节绳,另一个约束本体上设有用于第二调节绳穿绕的调节环。
所述抓握扶手包括具有通孔的把手、连接绳和连接环,所述连接绳穿设在把手的通孔内,所述连接绳的端部固定在连接环内,所述连接环连接带体的首端。通过把手调节不同角度的拉力。
所述把手为ABS制成,所述把手上包覆泡棉层。一方面增加手舒适感,二富有弹性,有利于更好的抓握。
所述约束本体包括海绵层和棉布层,所述棉布层包裹在海绵层之外。增加的足底部的舒适度,不伤及皮肤,并且有利于吸汗。
所述约束本体的宽度为10~20cm。增加宽度的足底部的受力面积,牵拉足底时患者不会感觉疼痛。
所述第一调节绳和第二调节绳结构相同,为带有魔术贴层的调节绳。通过调节第一调节绳的长度,来满足不同胖瘦脚的需要,通过用第二调节绳连接调节环来实现两个约束带的合并。
通过牵拉训练带持续被动牵伸降低患者的肌张力,同时维持关节正常活动范围,防止关节挛缩、预防关节退变和僵硬。通过在各种体位对踝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不同方式的锻炼,慢慢之后最终形成髋、膝和踝的相互之间的协同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林,未经任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14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康复健身装置
- 下一篇:一种被动式康复医疗双臂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