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1841.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6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锴;程红;卞金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润盛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闫方圆 |
地址: | 215618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铝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在汽车行驶过程,汽车发动机会快速运转,发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其内部的冷却油系统对其润滑和降温,保证其的正常运行,发动机罩盖位于发动机的顶部,用于从上部保护发动机,防止汽车被撞击后,损伤发动机。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发动机罩盖,采用硬质塑料制成,牢固性有限,而且,不能辅助发动机进行散热,还抑制发动机的散热速度,影响发动机本身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发动机罩盖,采用硬质塑料制成,牢固性有限,且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上边缘设置有L形状的加强筋条,能够保证铝制罩盖的结构强度,起到良好保护发动机的作用,且设置有若干条散热隆起条,便于铝制罩盖的辅助散热,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型材制成的矩形形状的罩盖体,所述罩盖体上表面的上边缘设置有L形状的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横侧边的内侧设置平行于加强筋条竖侧边的若干条散热隆起条,各散热隆起条等间隔分布,散热隆起条的长度与加强筋条竖侧边的长度相同,所述罩盖体上表面的下部还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设置有防尘网。
前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体的边角为圆角过渡。
前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体、加强筋条、散热隆起条采用铝型材一体冲压而成。
前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隆起条的内部为空腔体。
前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条竖侧边的长度为罩盖体竖侧边长度的三分之二。
前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周圈的罩盖体上表面设置有矩形形状的印痕边框。
前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一条水平设置的横向加强筋条。
前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隆起条的数量为四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上边缘设置有L形状的加强筋条,能够保证铝制罩盖的结构强度,起到良好保护发动机的作用,且设置有若干条散热隆起条,便于铝制罩盖的辅助散热,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的背视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罩盖体;2:加强筋条;3:散热隆起条;4:通气孔;5:防尘网;6:印痕边框;7:横向加强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的铝制罩盖,包括铝型材制成的矩形形状的罩盖体1,所述罩盖体1上表面的上边缘设置有L形状的加强筋条2,所述加强筋条2横侧边的内侧设置平行于加强筋条2竖侧边的若干条散热隆起条3,各散热隆起条3等间隔分布,数量为四条,也可根据需要增加,散热隆起条3的长度与加强筋条2竖侧边的长度相同,所述罩盖体1上表面的下部还设置有通气孔4,所述通气孔4上设置有防尘网5,通气孔4能够便于罩盖体1与汽车发动机贴合处的散热,而且,设置的防尘网5能够防止灰尘的进入。
所述罩盖体1的边角为圆角过渡,防止边角过于锋利,在安装过程中,刮伤人体。
所述罩盖体1、加强筋条2、散热隆起条3采用铝型材一体冲压而成,便于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散热隆起条3的内部为空腔体,起到辅助散热的目的,能够增加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所述加强筋条2竖侧边的长度为罩盖体1竖侧边长度的三分之二,加强筋条2能够增加罩盖体1的牢固强度。
所述通气孔4周圈的罩盖体1上表面设置有矩形形状的印痕边框6,进一步增加罩盖体1的牢固强度。
所述罩盖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一条水平设置的横向加强筋条7,也是进一步增加罩盖体1的牢固强度,能到良好的保护发动机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润盛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润盛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18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的夹气喷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前端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