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中重金属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2563.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2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董凯军;张军;罗伟民;管海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重金属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土壤重金属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有效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土壤作为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开发、金属冶炼、农药及化肥使用等人类活动,使得含多种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介质中,造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从而导致土壤退化,生态破坏,并通过地球化学链、食物链进入生物体进而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土壤环境修复技术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内外已开展较多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以客翻换土、钝化、淋洗、电化学修复、化学固定等方法为主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和以植物、微生物和动物为主的生物修复技术。例如,CN 1695834 A和CN 201454977 U分别公开了一种电动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及装置,电动修复可快速将土壤中重金属去除,但土壤环境中腐殖酸、碳酸盐、砂砾的存在会对修复效果产生一定影响。CN 101722182 A、CN 101332466 A和CN 101181715 A主要采用植物为主的生物修复技术,修复周期相对较长,且植物自身需要再处理。土壤淋洗技术也是土壤修复常用的一种处理方式,CN 101244424 A和CN 101224468 A分别研究了用于土壤重金属淋洗的装置及淋洗剂。土壤淋洗剂的使用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开发高效、环保、实用的土壤修复技术仍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凹凸棒土因具有价格低廉、吸附性能优异和阳离子交换能力强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处理研究。CN 105597667A公开了一种悬浮球型凹凸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处理工业废水重金属离子。CN 1611450A采用凹凸棒土、二氧化硅和高价金属离子共混以合成废水净化剂,其在废水处理方面效果稳定,且不易受水体环境、废水种类的影响。近期,CN 101780468A报道了将8%凹凸棒土加入到污染土壤中处理重金属离子,经种植两茬植物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污染土壤中的Cu、Zn、Cd仍有残留。此外,该方法混入土壤中的凹凸棒无法再生利用,因而难以大面积推广,还可能会对土壤的性质和结构造成破坏。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利用凹凸棒土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处理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土壤重金属处理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成本低的土壤重金属的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中重金属的处理系统,其包括:
用于处理重金属的循环水槽;
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净化装置;
用于将净化装置中吸附的重金属离子解离出来的电解装置;以及,
用于容置含重金属离子的水的水箱;
其中,净化装置和电解装置设置于循环水槽内,电解装置与水箱通过管道连通;循环水槽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水泵;净化装置中设置有凹凸棒土;电解装置设置有电极和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土壤中重金属的处理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循环水槽设置于待处理土壤的一侧边界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土壤中重金属的处理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循环水槽靠近待处理土壤的一侧设置有隔离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土壤中重金属的处理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循环水槽的深度为1~2m,宽度为1~2m。
作为本实用新型土壤中重金属的处理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循环水槽和水箱设置有重金属检测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土壤中重金属的处理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凹凸棒土为200~1000目。
作为本实用新型土壤中重金属的处理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净化装置还设置有用于更换凹凸棒土的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土壤中重金属的处理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用于更换凹凸棒土的装置为转动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土壤中重金属的处理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水箱还设置有检测用于重金属离子浓度的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处理系统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效果好,凹凸棒土可以循环利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适用于各种重金属污染的区域,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土壤中重金属的处理系统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25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