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喷雾离心雾化器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3154.3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7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郑雪峰;李新生;孙敬权;尹拥军;孙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8 | 分类号: | B01D1/18;B01D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陈婧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喷雾 离心 雾化器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喷雾离心雾化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喷雾干燥是系统化技术应用于物料干燥的一种方法;于干燥室中将稀料经雾化后,在与热空气的接触中,水分迅速汽化,即得到干燥产品。该法能直接使溶液、乳浊液干燥成粉状或颗粒状制品,可省去蒸发、粉碎等工序。喷雾干燥的实际过程分好几个步骤:首先,液体产品被输入雾化器中,雾化器中一个高速运作的转轮将液体雾化,从而使产品变为固液体混合的微粒子状态;喷雾干燥具传热快、水分蒸发迅速、干燥时间短的特点,且制品质量好,质地松脆,溶解性能也好,能改善某些制剂的溶出速率,适用于热敏性药物,可用于制备微胶囊;现在喷雾干燥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压力喷雾、气流喷雾和离心喷雾,本实用新型是对离心喷雾进行的冷却系统改造;离心喷雾雾化器在运行过程中雾化器主轴和雾化轮转速达到15000r/min以上,所以设备离心喷雾雾化器自身设计两路冷却系统,一路为冷却油循环系统对雾化器内件进行冷却,另一路为系统消耗水对雾化器喷嘴进行冷却;长时间使用普通的循环水或低温水对离心雾化器的油冷却器进行换热会导致油冷却器内换热系统结垢、堵塞,并且循环水中的杂质会进入物料中,影响喷雾系统安全使用和产品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避免雾化器油冷却器使用循环水冷却后结垢和对物料的品质影响,采用软水对雾化器系统进行换热冷却,并且将离心喷雾干燥使用蒸汽后产生的蒸汽冷凝水消耗,减少废水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喷雾离心雾化器冷却系统,包括依次通过冷凝水管连接的蒸汽冷凝水罐、输送泵I、换热器和雾化器冷却系统;所述雾化器冷却系统包括油冷却器和雾化轮,所述换热器与雾化器冷却系统之间的冷凝水管沿冷凝水水流方向分为支管I和支管II,所述支管I与油冷却器连接,所述油冷却器与蒸汽冷凝水罐之间通过油冷却器回水管连接,所述支管II与雾化轮连接;所述蒸汽冷凝水罐上端面还分别设有来自离心喷雾系统蒸汽冷凝水的进水管和温度计I,所述蒸汽冷凝水罐侧壁设有液位计;所述换热器低温水进水口上设有调节阀,所述换热器冷凝水出水口设有温度计II,所述调节阀与温度计II联锁控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一备用输送泵II,所述输送泵I与输送泵II为并联结构设在冷凝水管道上;所述输送泵I与输送泵II均为离心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液位计分别与输送泵I和输送泵II联锁控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换热器低温进水口连接有内设有10℃水的低温进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换热器低温进水口处设有电子数显温度计,所述电子数显温度计内设有一蜂鸣报警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提供一种高效喷雾离心雾化器冷却系统,蒸汽冷凝水罐为接收喷雾系统使用蒸汽所产生的蒸汽冷凝水,温度约70~80℃,蒸汽冷凝水罐内的冷凝水由冷凝水输送泵经过冷凝水换热器打出,冷凝水输送泵为离心泵,可控制泵出口压力和流量;使用的冷凝水换热器为高效板式换热器;高效板式换热器用低温水(10℃)对软水进行换热进入离心喷雾雾化器的冷却系统;有效避免雾化器油冷却器使用循环水冷却后结垢和对物料的品质影响,采用软水对雾化器系统进行换热冷却,并且将离心喷雾干燥使用蒸汽后产生的蒸汽冷凝水消耗,减少废水量;进一步,高效板式换热器进水口内设有一带有蜂鸣报警器的电子数显温度计,实时在线监测换热器内的低温水温度,一旦出现不符合冷却系统工艺参数要求的温度值时,及时报警通知工作人员检修维护,以保证冷却系统的稳定连续化作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喷雾离心雾化器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3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咖啡提取物生产的高效浓缩设备
- 下一篇:一种薄膜蒸发器柔性旋转刮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