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内构支架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5504.X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1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才;黄英宏;侯贺强;谭达鹏;王文庆;谭健财;吴晓凤;康彦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0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 站内 支架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变电站内构支架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变电站搭建时,需要将变电站内构支架进行组立,将构架柱吊放至基础桩孔,然后得保证两构架柱之间的宽度间距,现有技术中是通过人手将木楔插入到基础桩孔,然后使用手锤敲击木楔以调整两构架柱之间的宽度间距,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缺陷性:1、在同时调整两根构架柱时施工人员无法达到同时同力度的调整,从而导致两根构架柱的调整幅度不一致,造成误差;2、在反复敲击调整的过程中无疑会增大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电站内构支架调整装置,通过中间旋转器、卷尺和支撑机构对两构架柱同时施加拉力或支撑力,进而对两构架柱之间的宽度进行调节,两根构架柱的调整幅度一致,减小误差,不用反复敲击调整,减少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小,施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站内构支架调整装置,包括有中间旋转器和卷尺,所述中间旋转器两端对称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中间旋转器包括有中心螺筒,所述中心螺筒内部两端螺旋连接有支撑螺杆,所述中心螺筒中部固定设置有拧杆件,所述拧杆件的一端设置有螺柱头,所述螺柱头配设有助力拧杆,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连接件、撑杆件和合环,所述连接件呈正方形,所述连接件中心处垂直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置有与支撑螺杆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头和支撑螺杆焊接相连,所述连接头的四角设置有连接螺孔,所述撑杆件包括有正方形部,所述正方形部设置有与连接螺孔适配的连接孔,所述正方形部和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正方形部垂直焊接有长矩形部,所述长矩形部的一端焊接有与构架柱适配的撑环,所述撑环和合环两端延伸折弯有固定连接片,所述固定连接片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撑环和长矩形部间焊接有类三角肋,所述类三角肋分设在长矩形部两侧,所述类三角肋设置有三角斜边,所述三角斜边与撑环相切,所述合环与构架柱适配,所述撑环和合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撑环和合环设置有橡胶垫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长矩形部上设置有水平仪。
更进一步地,所述类三角肋上设置有铅垂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呈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转动中心螺筒,使支撑螺杆旋出中心螺筒,使该一种变电站内构支架调整装置达到与两构架柱之间的宽度相近的长度,将两端的撑环卡在两构架柱之间,使该一种变电站内构支架调整装置略微撑紧两构架柱,使用合环,通过螺栓将撑环和合环进行固定,最终将该一种变电站内构支架调整装置固定到两构架柱之间,通过卷尺对两构架柱之间的宽度进行测量,同时转动中心螺筒,调节该一种变电站内构支架调整装置的长度,对两构架柱同时施加拉力或支撑力,进而对两构架柱之间的宽度进行调节,两根构架柱的调整幅度一致,减小误差,不用反复敲击调整,减少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小,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5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