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道路间用下凹式绿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6413.8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1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虎;张永;林怡雯;赵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0;E03F5/04;E03B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道路 间用下凹式 绿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雨水分类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间用下凹式绿地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建筑的大量增加,雨水无法通过地面渗透而只能通过地表径流方式进入市政雨水管道送至污水厂或就近河体。降雨期间形成的城市雨水径流具有如下显著的特点:水量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水质的不稳定性和初始冲刷特性。因此,城市雨水径流的处理系统需要具备随机间歇运行、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强、维护要求低等特点。目前,国际上较为认同的方法是对城市雨水径流实施分散式控制模式,针对不同特征的汇水区,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生态方法来对雨水径流进行本地吸收、处理或分流汇入污水或雨水管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创造一种可以在降雨期间被动收集以及初步处理初期雨水,并分离后期雨水的城市道路间用下凹式绿地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道路间用下凹式绿地结构,安装于城市道路中间绿化带中,所述的中间绿化带中挖出一排水沟,在所述的排水沟内设置垂直流湿地单元,所述的排水沟与垂直流湿地单元之间形成水道,所述的排水沟上方的道路路面向内伸出,其伸出端位于水道上方,所述的伸出端高于垂直流湿地单元的顶端,所述的垂直流湿地单元的顶部与所述的伸出端之间形成溢流口,在所述的垂直流湿地单元底部设有排水单元。
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垂直流湿地单元外侧设置湿地外壳,所述的湿地外壳顶部开口。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溢流口上设有格栅。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伸出端为活动式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排水沟上方形成的开口的宽度小于垂直流湿地单元的宽度。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水道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垂直流湿地单元的两侧。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垂直流湿地单元包括底部的粗滤料层以及上部的细滤料层。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粗滤料层的厚度为300mm,粒径为20mm~30mm;所述的细滤料层的厚度700mm,粒径为10mm~20mm。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排水单元为位于垂直流湿地单元底部的排水管,在所述的排水管上开设排水孔。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排水单元为位于垂直流湿地单元底部的湿地外壳上的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处理方式之后,能够对前期雨水进行就地收集处理并排出,实现对后期雨水的直接排出,前期雨水实现被动收集,后期雨水实现被动分离,具备随机间歇运行、抗水量大、水质冲击负荷强、维护要求低等特点,上述结构简单,方便实施,能够提高雨水收集以及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两侧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活动式伸出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单侧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沟;2、垂直流湿地单元;3、水道;4、伸出端;5、溢流口;6、湿地外壳;7、排水管;8、格栅;9、排水口;21、粗滤料层;22、细滤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一种城市道路间用下凹式绿地结构,安装于城市道路中间绿化带中,所述的中间绿化带中挖出一排水沟1,在所述的排水沟1内设置垂直流湿地单元2,所述的排水沟1与垂直流湿地单元2之间形成水道3,所述的排水沟1上方的道路路面向内伸出,其伸出端4位于水道上方,所述的伸出端4高于垂直流湿地单元2的顶端,所述的垂直流湿地单元2的顶部与所述的伸出端4之间形成溢流口5,在所述的垂直流湿地单元2底部设有排水单元。
基于上述结构,垂直流湿地单元2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以及地形位于排水沟1内部不同位置,其可以位于排水沟1的一侧,也可以位于排水沟1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64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园内道路给排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