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近既有高铁的新建铁路刚性路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6687.7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刚;宋绪国;隋孝民;肖世伟;陈洪运;郭帅杰;全德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E02D27/14;E02D5/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4 | 代理人: | 陈昌娟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天津自贸试***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近 既有 新建 铁路 刚性 路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铁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临近既有高铁的新建铁路刚性路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规模的扩大、路网不断加密,出现了越来越多新建无砟轨道高速铁路,这些无砟轨道高速铁路与既有高铁存在交叉、并行与接入等情况。既有运营高铁对轨道平顺性的要求非常严格,轨面差异沉降控制在2mm 以内,因此,新建铁路对临近既有高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其运营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现阶段,新建铁路对既有高铁影响的研究不系统、不深入,现行设计规范尚无明确考虑新建铁路路基填筑高度、填筑宽度及填筑施工过程等路基自身变形对既有高铁影响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设计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使得临近既有高铁的新建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方案出现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存在工程风险和措施过度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基自身变形对既有高铁没有影响的新建铁路刚性路基。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临近既有高铁的新建铁路刚性路基,包括临近既有高铁线路路基设置的至少一排抗弯桩、在所述抗弯桩远离既有高铁线路路基一侧间隔设置的多排刚性桩以及设置在所述抗弯桩和刚性桩上的刚性路基顶板,所述刚性桩由位于地基内的刚性桩基和位于刚性桩基上部的预留刚性桩组成,所述预留刚性桩和所述刚性路基顶板刚性连接,连接采用钢筋砼芯桩连接。
所述刚性桩为钢筋砼桩或预应力管桩。
当所述刚性桩为钢筋砼桩时,所述新建铁路刚性路基还包括钢筋砼承台,所述钢筋砼承台建在所述地基上,所述钢筋砼承台的桩板钢筋穿过所述预留刚性桩的钢筋。
当所述刚性桩为预应力管桩时,所述预留刚性桩内设置有钢筋砼芯桩,所述钢筋砼芯桩伸入地基以下的深度>2.0m。
所述钢筋砼芯桩可以是钢筋砼桩,所述钢筋砼桩包括位于管桩底部的砼芯桩托盘、砼芯桩主筋和砼芯桩箍筋,所述钢筋砼芯桩锚入所述刚性路基顶板内的锚筋长度≥所述钢筋砼芯桩直径的35倍。
所述钢筋砼芯桩可以是格构槽钢砼桩,所述格构槽钢砼桩包括位于管桩底部的砼芯桩钢托盘、两根砼芯桩槽钢14以及连接所述砼芯桩槽钢14的多根槽钢连接筋13。
所述抗弯桩为钢筋砼桩或灌芯预应力管桩,所述抗弯桩全长采用砼灌芯处理。
所述钢筋砼承台为连梁或连扳。
上述临近既有高铁的新建铁路刚性路基的一种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预应力管桩的刚性桩基的施工,控制预应力管桩端部和路基底部的设计标高;
(2)待所述预应力管桩静压或锤击至设计标高后,控制预留预应力管桩顶部标高,进行刚性桩基及抗弯桩钢筋砼芯桩的施工;
(3)进行刚性路基顶板的施工,施工时做好钢筋砼芯桩内置钢筋笼与顶板分布筋15的绑扎。
上述一种临近既有高铁的新建铁路刚性路基的另一种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钢筋砼桩的刚性桩基施工,控制钢筋砼桩端部和路基底部设计标高;
(2)待钢筋砼桩施工至路基底部标高后,进行连梁或连板的施工,同时将钢筋砼桩的钢筋笼预留至刚性路基顶板标高,并使预留钢筋锚入顶板的锚筋长度≥钢筋砼桩直径的35倍,且连梁或连板钢筋穿过钢筋砼桩的钢筋笼;
(3)待连梁或连板施工完成后,进行辅助支模,完成预留钢筋砼桩部分的施工;
(4)进行刚性路基顶板施工,施工时做好预留刚性桩内置钢筋笼与顶板分布筋15的绑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刚性桩、顶板的抗弯桩来替代传统的填土路基,上部荷载经由刚性路基传递至刚性桩复合地基深度处。其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刚性路基解决了路基填料需求的工程问题,具有较大的经济性;
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路基自身变形对临近既有高铁影响的工程问题,根据新建铁路与既有高铁间的临近型式(交叉、并行与接入等情况),选择刚性路基的加固方案,确定力学模型,依照桥梁墩基结构联合刚性体作用于半无限空间地基理论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彻底忽略了传统填土路堤自身变形及底部粗糙度引起的影响作用,解决了临近既有高铁的新建铁路路基设计计算时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刚性路基大大提高了路基工程的施工效率,有效降低了新建铁路路基建设过程对临近既有高铁应力场、应变场的影响,保证了无砟轨道高速铁路与既有线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路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路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66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