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鸡舍温湿度调节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8083.6 | 申请日: | 2017-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5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勃;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勃 |
主分类号: | A01K31/00 | 分类号: | A01K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4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鸡舍 温湿度 调节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鸡场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鸡舍降温保湿的装置,具体为一种鸡舍温湿度调节小车。
背景技术
养鸡过程中,鸡群生活环境极其重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能够使鸡群快速的生长,而且还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尤其夏季天气炎热,给鸡群造成了强烈的热应激,容易导致鸡采食量下降,抵抗力变差,死亡率增加,养殖效益低下。因此,在夏季鸡的养殖生产中,除采取调整饲料结构,改变饲喂方法,改善鸡舍卫生,加强疫病防控等综合管理措施以期达到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外,降低鸡舍温度是养殖的基础和关键。
现有技术中,通常有两种鸡舍降温保湿的方法,但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方法一:在鸡舍一侧的前后墙面设置进风口,一侧山墙设为出风口,进风口处安装纸质或陶瓷蒸发垫,上沿用自来水喷淋,使蒸发垫变成水幕/湿帘,在出风口安装风机,通过风机的抽吸,使鸡舍内形成相对的负压,鸡舍外的空气在流经水幕/湿帘时得到降温冷却,然后进入鸡舍进行热交换,从出风口排出,把热量带走,来实现对鸡舍内的降温加湿,但这种装置功能单一,操作控制不便,占用空间大,尤其是要在建设鸡舍初期就要规划设计,使用局限性大,冬季不能起到增湿作用。
方法二:在鸡舍内安装空调机、加湿机等设备,以满足鸡舍或养鸡车间内的要求。对于工厂化的大型养鸡场来说,这些空调和加湿设备要经常运转,要耗费大量的电力,并且空调机、加湿机安装位置固定,往往需要在鸡舍内安装多台空调机和加湿机,极大地增加了养鸡场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空调机加湿机在停电时就是一堆摆设,不能发挥作用。在炎热的夏季,环境温度很高,如果停电一小时以上,鸡舍内的温度就会升高,以致于把鸡热死,或者引发病害,导致大规模死亡。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便于移动,夏季具有降温功能,全年均可增湿,温湿度调节方便,并且能够在断电情况下正常工作的鸡舍温湿度调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移动方便的鸡舍温湿度调节小车,能够根据鸡舍温湿度需要来快捷调节鸡舍的温湿度,起到常备与应急双重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鸡舍温湿度调节小车,包括可移动的架体,所述架体下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架体上部设置有发电机、抽水泵、管道增压泵和风筒,所述风筒包括一个或多个筒体,每个筒体的前端设置有喷雾机构、后端设置有轴流风机、内部设置有热交换机构,所述抽水泵与所述水箱通过上水管连接,并将水箱内的水泵送至所述管道增压泵,管道增压泵增压后压送至所述喷雾机构和热交换机构,对其供水,所述热交换机构通过回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发电机为所述抽水泵、管道增压泵和轴流风机提供电源。
所述风筒通过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旋转机构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顶端与所述风筒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上铰接一电动液压推杆,电动液压推杆的活动端与所述风筒铰接,电动液压推杆与所述风筒铰接的位置与所述转轴在风筒的轴向上保持一定距离。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凹槽底座和嵌合在所述凹槽底座上的转盘,凹槽底座和转盘中心具有相互连通的上水通道,所述凹槽底座内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出水通孔,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槽相对应的回水通道。
所述支撑架为Y形结构,其下端与所述转盘一体连接,上端两侧开支顶部通过空心转轴与所述风筒旋转连接,所述上水通道和回水通道分别向上延伸并分别沿支撑架两侧开支到达两侧开支的顶部转轴处,贯穿转轴中心到达所述风筒内,所述上水通道与所述喷雾机构和热交换机构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回水通道与所述热交换机构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转盘一侧设置有旋转控制手柄。
所述热交换机构与所述轴流风机间设置有钝体。
所述热交换机构为布设在风筒内的多层热交换网,每层热交换网均包括多个同心圆的环形热交水管,相邻两层热交换网的环形热交水管在风筒的轴向投影相互错位,形成同心圆结构。
所述每层热交换网的环形热交换水管,最外侧的第一环形热交换水管通过上水通道与所述管道增压泵连接,并于上水通道的相对侧与其内侧相邻的第二环形热交换水管连通,第二环形热交换水管于上水通道所在侧与其内侧相邻的第三环形热交换水管连通,依次交替连通至最内侧环形热交换水管。
所述喷雾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风筒前端的环状水管和布设在环状水管上的若干雾化喷头,雾化喷头朝向风筒轴心喷射水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勃,未经周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8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