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C插头及其内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9603.5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8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俞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佳晶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0 | 分类号: | H01R13/20;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315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c 插头 其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DC插头及其内管。
背景技术
DC插头广泛应用于电脑周边/消费性电子中的一种低压直流电电源连接器。现有的DC插头如图1所示,包括由口管11以及尾管12通过铆压而形成的内管、外管14以及在内管、外管14之间所填充的注塑管13组成,尾管12的部分置于在注塑管13的外部作为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DC插头在使用时一般与DC插座2进行配合,DC插座2包括中心针21以及外围的接触片22,DC插头1插入到DC插座2时,中心针21与接触片22分别与口管11以及外管14接触以达到传输功能。上述DC插头的内管由于是分体设置,电流在流经内管连接处时连接部位容易发热而生产微小的变形,影响到信号的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DC插头内管,提高传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DC插头内管,包括一体成型的口管以及尾针管,所述口管与尾针管呈阶梯分布且两者内部互相连通形成插针通道,其中口管包括位于端部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呈锥形且大口端朝外的喇叭段以及一体连接在喇叭段的外缘且向外径向延伸的稳固环;所述尾针管包括用于封闭插针通道的封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口管与尾针管采用一体成型方式首先省去了两者组装的工序,其次在口管以及尾针管的连接处壁厚减少导致电流经过时发热量降低,内管的变形量大幅降低,并且在口管端部所设置的导入部除了插接时中心针方便导入到口管外,利用在锥形设置的喇叭段以及在其外缘设置的稳固环在中心针插入后能将其包覆,并在导入部内壁与中心针外壁之间形成一个隔离腔,电流经过中心针后能进行分流,一部分从导入部经过利用导入部上的稳固环与插座上的接地部分连接,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能提高整个口管的稳固性,整体上提高了传输性能,最后尾针管上的封闭部设置避免了在二次注塑过程中注塑料进入到插针通道内,影响传输。
作为优选地,所述口管与尾针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锥形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口管与尾针管首先呈阶梯分布提高了整个内管的拉拔力不容易发生变形,其次通过在口管与尾针管的连接处所设置的锥形段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更进一步的提升内管的拉拔力。
作为优选地,所述尾针管的直径与口管的直径比在0.65~0.71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口管与尾针管的直径比设计综合到整个内管的抗弯曲强度、抗变形能力以及拉拔力的大小,提高内管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地,所述内管为均匀壁厚,内管的壁厚在0.14~0.19m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管各部设置成均匀壁厚保证电流在内管上流动时的大小,提高传输时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内管的壁厚在保证一定结构强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拉拔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稳定且安全的DC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DC插头,包括所述的内管、外管以及填充在两者之间的绝缘管,所述绝缘管的端部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尾针管部分置于让位缺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一体成型的内管设置简化整个DC插头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其次在绝缘管端部上所开设的让位缺口使得尾针管的外壁露出在外界,进而方便导线与尾针管的焊接,且焊接后两者固定更为牢靠,结合一体成型的内管提高了整个DC插头传输性能。
作为优选地,所述绝缘管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其中第二连接段的直径均要小于第一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的直径并在绝缘管上形成用于限位外管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的形成使得外管在轴向上得到限位,提高了外管的拉拔力,同时提升了传输性能。
作为优选地,所述导入部收容在第一连接段内且导入部的端面与第一连接段的端面相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入部中的喇叭段以及径向延伸的稳固环增大了与绝缘管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内管的固定性;其次由于导入部以及第一连接段的端面平齐使得增大了与插座内壁的接触面积,进而在DC插头与DC插座连接后提升了稳定性,减少两者插接后DC插头产生的晃动。
作为优选地,所述外管包括从端部向绝缘管一侧径向延伸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外管轴向上的固定同时周向上也得到限位,提高了外管的拉拔力使得传输性能得到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佳晶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佳晶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96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