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水路面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0460.5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5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葛威延;丁训凯;葛恒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威延;葛恒闯;江苏科威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32255 | 代理人: | 朱小燕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路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水路面。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建设人行道、广场等公共露天场所时,为解决雨天地面积水或排水不畅等问题,经常采用在普通混凝土上直接铺设透水砖作为这些露天场所的透水路面。这种方式成本高,施工不方便。下雨时,露天地面上的雨水通过透水砖渗透到地下。但是由于路基的软硬不同,普通透水砖在铺设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路面下沉、透水砖被踩坏出现断裂、松动等现象,路面出现损坏,当地面有少许积水,人们踩上去时也会有水快速的从砖缝中挤出,弄湿弄脏行人的鞋子裤子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透水排水效果好的透水路面。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透水路面,其特点是: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找平基层、基础路面层和透水砖层,所述基础路面层由若干块透水基层砖依次铺设构成;所述透水砖层由若干透水砖铺设构成;在找平基层和基础路面层的两侧部沿长度方向分别预埋有集水槽,集水槽的开口朝向基础路面层。
所述透水基层砖的尺寸为长度为40-110cm,宽度为10-70cm,高度为10-40cm。透水基层砖具有透水功能,可以由建筑垃圾制成,其生产成本低,废物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透水砖的尺寸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透水砖的尺寸。
在上述的透水路面中,所述透水砖设有砖体,所述砖体包括透水基层和覆盖在所述透水基层上的透水表层,在砖体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贯穿砖体的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包括上孔和下孔,下孔的孔径大于上孔的孔径,所述上孔设在透水表层上并延伸至透水基层中,处在透水基层中的上孔深度与透水表层中的深度相等,所述下孔设在透水基层中。
所述的透水孔均匀设置、且排列成2排,沿砖体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砖体上。每排设有4-8个,所述上孔的孔径为4-6mm,孔深为8-12mm,下孔的孔径为8-12mm。
在上述的透水路面中,所述透水基层由上部和下部组成,下部的长度小于上部的长度,在透水基层的侧面设有沿下部长度方向贯穿的通孔,当至少两块所述透水砖拼接时,在相邻两块透水砖的下部的侧面之间构成渗水槽,每个透水砖上的通孔与渗水槽相通。
在上述的透水路面中,所述透水基层由上部和下部组成,下部的中部设有沿砖体厚度方向贯穿延伸的渗水槽;在透水基层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沿下部长度方向贯穿的通孔,通孔与渗水槽相通。
在上述的透水路面中,所述透水基层砖包括上下错位设置的支撑底块和支撑顶块,支撑底块和支撑顶块之间通过连接块相连构成一个整体,连接块的上表面与支撑顶块的上表面齐平,连接块的下表面与支撑底块的下表面齐平,连接块的高度与支撑底块和支撑顶块的总高度相等;支撑底块、支撑顶块和连接块上均至少设有一个沿其宽度方向贯通的集水腔,在连接块的上表面设有数个与对应的集水腔连通的集水通孔;在支撑底块、支撑顶块和连接块的前后两侧面上均设有沿其高度方向贯穿延伸的凹槽。
在每相邻两块透水基层砖的支撑底块、支撑顶块和连接块上的凹槽分别一一对接,形成数个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透水孔。
所述连接块上的集水腔优选设有两个,并排设在连接块上,在连接块的上表面设有两个集水通孔,两个集水通孔分别与两个集水腔一一对应连通。在连接块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凹陷区,两个集水通孔均位于该凹陷区。
所述连接块占整个透水基层砖长度的1/3-3/5,且支撑底块和支撑顶块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相等。
在上述的透水路面中,所述透水基层砖包括两个水平支撑块,在两个水平支撑块之间设有中间支撑块,两个水平支撑块与中间支撑块连为一体,所述水平支撑块的高度为中间支撑块的一半,水平支撑块的宽度与中间支撑块的宽度相等,在水平支撑块和中间支撑块上均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贯通的集水腔,在中间支撑块的上表面设有与集水腔连通的集水通孔;在水平支撑块和中间支撑块的前后两侧面上均设有沿其高度方向贯穿延伸的凹槽。
所述中间支撑块的上表面上设有凹陷区,集水通孔位于该凹陷区。凹陷区为沿中间支撑块的外边缘向通孔的周向边缘逐渐降低形成,如此形成引导斜面,以促进雨水沿该斜面流向集水通孔顺利进入集水腔。
所述中间支撑块占整个透水基层砖长度的1/3-1/2。在每相邻两块透水基层砖的水平支撑块与水平支撑块、中间支撑块与中间支撑块之间相对应的凹槽分别对接,形成数个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透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威延;葛恒闯;江苏科威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葛威延;葛恒闯;江苏科威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04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