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装组合式实芯复合支柱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1733.8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2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伟 |
主分类号: | H01B17/14 | 分类号: | H01B17/14;H01B1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装 组合式 复合 支柱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输变电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实芯复合支柱绝缘子。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输变电设备中使用的大直径实芯复合支柱绝缘子,芯棒的主要型式:一种是用多根小直径环氧玻纤引拔棒装入模具用环氧树脂浇注而成,一种是将多根小直径环氧玻纤引拔棒装入预制的环氧玻纤缠绕管用环氧树脂浇注而成。上述二种型式均是依靠环氧树脂浇注固化形成一体,存在不同材料界面多,浇注的环氧树脂用量大,易出现固化均匀性差,固化过程开裂问题,导致绝缘子质量不稳定,成品率低,甚至存在隐形缺陷。另一种是用不同几何形状预制件粘接固化成型的实芯棒,存在机械强度取决于粘接力,易受剪切力作用,限制了整体强度。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发明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实芯棒复合支柱绝缘子存在不足而提出来的,即发明设计了一种套装组合式实芯复合支柱绝缘子。该绝缘子克服了不同材料界面多,环氧树脂用量大,固化均匀性差、开裂等问题导致的绝缘子质量不稳定,成品率低,甚至存在隐形缺陷。在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是:该种复合支柱绝缘子,选用了全部以轴向纤维引拔的环氧玻纤引拔棒,全部以轴向纤维引拔的环氧玻纤引拔管,套装组合,经注入环氧树脂胶填满间隔缝隙,用固化工艺制成一体的复合支柱绝缘子实心棒,以模压工艺包覆硅橡胶伞套,以胶装工艺安装两端金属法兰,制成完整的复合支柱绝缘子。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是:选用了全部以轴向纤维引拔的环氧玻纤引拔管的套装组合,引拔管的直径根据套装配合及产品要求生产,长度根据产品结构高度要求截断,这种引拔管更具优良的机械强度,套装成型强强联合,环氧树脂胶灌注工艺简单易行,制成的芯棒固化成型整体性好,结构稳定,不受剪切力作用,机械强度高,适合标准化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复合支柱绝缘子的轴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该支柱绝缘子的径向剖面示意图。在附图中的序号描述为:1环氧玻纤引拔棒,2、3、4环氧玻纤引拔管,5填充的环氧树脂胶,6硅橡胶伞套,7金属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参照附图,该套装式组合的实芯复合支柱绝缘子,是圆柱形的实芯棒支柱绝缘子,选用了全部以轴向纤维引拔的环氧玻纤引拔棒1,全部以轴向纤维引拔内外径相互配合的环氧玻纤引拔管2、3、4,套装组合,采用适合的工艺注入环氧树脂胶填满间隔缝隙5,用固化工艺制成复合支柱绝缘子实心棒,用模压工艺一次成型包覆硅橡胶伞套6,以胶装工艺安装两端金属法兰7,完成套装组合式实芯复合支柱绝缘子的生产制造。根据实际设备尺寸需求,可以增加或减少嵌套环氧玻纤引拔管数量来调整成品直径大小,适用于各种尺寸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引拔棒、引拔管产成品变形量小不需二次加工,长度均可在引拔制造过程中按产品结构高度要求截取,无任何浪费,既节约了资源又利于环保还降低了成本。由于预制的棒、管自身变形量小,套装后间隙也较小,环氧树脂胶灌注量少,不会出现在固化过程形成不均匀或开裂现象导致的隐形缺陷,结构上不会受剪切力作用,胶合强度更高,再加上棒、管自身的高强度,制成的实芯复合支柱绝缘子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更小的变形量,适合给对强度和变形量有更高要求的设备配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伟,未经王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17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合高寒地区的绝缘子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磁片充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