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头口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1746.5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0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柳海;李秀;柳博雅;崔勇;程志文;陈瑞;王梦琪;陈建秀;齐东杰;宋紫璇;姚思文;赵琦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247 | 分类号: | A61B1/247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头口镜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双头口镜,口镜杆一端固定有第一口腔镜,所述口镜杆上设有侧向延伸的侧连杆,所述侧连杆端部固定有第二镜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能够在治疗时调节观察角度,避免医生频繁变化观察位置,两块镜面相互配合反射,能够观察到口腔内任何位置的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口腔镜。
背景技术
口腔镜(口镜)为常用的牙科医疗器具,用于方便医生查看口腔内部情况,目前常用的口腔镜仅由一个镜面和连杆构成,由于病人治疗时,通常为躺卧状态,若需要观察一些口腔内侧位置,则需要医生迁就口腔镜的位置,调整观察角度,给医疗过程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使用方便、观察范围广、并方便调整观察位置的口腔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头口镜,口镜杆一端固定有第一口腔镜,所述口镜杆上设有侧向延伸的侧连杆,所述侧连杆端部固定有第二镜面。
所述口镜杆内部中空并设有转轴,所述第一口腔固定在转轴一端,所述转轴另一端连接有旋转手柄。
所述第一口镜通过万向联轴器固定在转轴上。
所述旋转手柄为杆状,所述旋转手柄与转轴通过铰轴连接,所述旋转手柄随铰轴转动至行程两端具有两种状态,状态1为旋转手柄贴合在口镜杆上,状态2为旋转手柄与口镜杆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能够在治疗时调节观察角度,避免医生频繁变化观察位置,两块镜面相互配合反射,能够观察到口腔内任何位置的病况。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双头口镜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口镜杆;2、第一镜面;3、侧连杆;4、第二镜面;5、转轴;6、旋转手柄;7、万向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双头口镜具有两个镜面,能够相互配合,通过镜面反射让牙科医生观察到口腔内任何位置的病况,第一镜面2固定在口镜杆1一端,第二镜面4通过侧连杆3固定在口镜杆1靠近第一镜面2一端的位置,侧连杆3采用软质金属杆,方便弯折,以方便调整第二镜面4的位置和角度。
由于双头口镜具有两个镜面,若仅旋转口镜杆1则会两个镜面同时发生转动或位移,难以精确的通过镜面反射观察到病患处,若能够单个镜面转动,再配合两个镜面同时转动,则会更加方便医生操作,而且不需要将镜面不停的从口腔中取出调整相对位置,因此口镜杆1内部中空并设有转轴5,转轴5两端伸出口镜杆1,第一口腔固定在转轴5一端,转轴5另一端连接有旋转手柄6,通过转动旋转手柄6则能够驱动第一镜面2转动。
由于第一口腔镜通常需要在口镜杆1端部弯折,以适应不同的观察位置,因此第一口镜通过万向联轴器7固定在转轴5上,从而实现弯折的第一口镜随转轴5转动。同时为了能够方便医生单手转动第一口镜,方便另一只手操作其他器材,旋转手柄6为杆状,旋转手柄6与转轴5通过铰轴连接,旋转手柄6随铰轴转动至行程两端具有两种状态,状态1为旋转手柄6贴合在口镜杆1上,状态2为旋转手柄6与口镜杆1垂直,这样通过小拇指拨动杆状的旋转手柄6,则能实现第一口镜的转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医学院,未经皖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17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