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植保用舵面控制涵道式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1903.2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7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朱骏;陈子文;王昆;唐前龙;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珞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研发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00 | 分类号: | B64C11/00;B64D1/18;B64C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植保 用舵面 控制 涵道式 无人机 | ||
1.一种农业植保用舵面控制涵道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构架稳撑结构、增益涵道、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推倾舵面控制系统、喷雾系统;所述增益涵道为一种环形机翼;动力系统带动螺旋桨(22)高速转动,在增益涵道内产生上升、推进气流;所述推倾舵面控制系统具有可推倾其角度的舵面(31),用于实现无人机滚转、俯仰、偏航姿态和方向的变化;所述喷雾系统的压力喷头(16)均布在增益涵道下方的起落架(9)内侧,所述喷雾系统通过泵抽方式,将农药经压力喷头(16)均匀喷洒至作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植保用舵面控制涵道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构架稳撑结构为包括承力架(4)、安装板(12)、起落架(9)、底架(10)、上层环架(21)、下层环架(19)、第一管夹(20)、第二管夹(18)、第三管夹(29)的机架;所述承力架(4)通过第一管夹(20)和上层环架(21)相连,承力架(4)通过第二管夹(18)和下层环架(19)相连,起落架(9)和下层环架(19)之间通过第二管夹(18)连接,起落架(9)和底架(10)之间通过第三管夹(29)连接,承力架(4)对整个机身起到支撑作用,起落架(9)和底架(10)在无人机起飞和降落时为整个机身提供稳定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植保用舵面控制涵道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倾舵面控制系统还包括固定面(30)、防护罩(32)、舵机(33)、连杆(34)、舵机摇臂(35)、舵面固定架(36),舵机(33)通过螺钉固定在防护罩(32)内,舵面固定架(36)使用螺钉夹紧固定在发动机支架(27)上,固定面(30)一共4片,成“十”字形中心对称分布,固定面(30)的端面与舵面固定架(36)粘接,从而保持固定,舵机(33)输出轴与舵机摇臂(35)相连,连杆(34)一端通过球铰连接舵机摇臂(35),另一端通过螺钉与舵面(31)相连,从而舵机(33)通过舵机摇臂(35)和连杆(34)带动舵面(31)能够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植保用舵面控制涵道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24)、油箱(15)、螺旋桨(22)、发动机安装板(28)、发动机支架(27),油箱(15)固定在安装板(12)上,汽油从油箱(15)进入发动机(24),发动机(24)使用螺钉连接到发动机安装板(28),发动机安装板(28)再与发动机支架(27)通过螺钉连接,发动机(24)的输出轴通过螺钉与螺旋桨(2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植保用舵面控制涵道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行控制系统包括飞控减震板(13)、飞控盒(14),飞控减震板(13)固定在安装板(12)上,飞控盒(14)通过螺钉固定在飞控减震板(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植保用舵面控制涵道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系统还包括药箱(6)、水泵(7)、喷杆,药箱(6)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板(12)上,水泵(7)通过螺钉固定在药箱(6)外侧,水泵(7)抽取药箱(6)中的液态农药,再经过喷杆和压力喷头(16)喷洒而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业植保用舵面控制涵道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涵道由上涵道(3)、中涵道(2)、下涵道(1)组成;增益涵道内产生上升所需的气流,气流经过固定面(30),从紊流变为层流,舵机(33)控制舵面(31)摆动,推倾后形成所需角度,改变气流方向,使无人机按照操作者所需的方向、姿态飞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业植保用舵面控制涵道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涵道的上涵道(3)、中涵道(2)、下涵道(1),均套在承力架(4)上,并各自通过胶粘方式互相连接,所述增益涵道外壳的高度与涵道的内径之比为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农业植保用舵面控制涵道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增益涵道的螺旋桨桨盘面积与增益涵道的出口面积比为1.0~1.25之间任一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珞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研发分公司,未经上海珞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研发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19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救生皮艇
- 下一篇:一种具备缓冲功能的无人机辅助支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