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面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2046.8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5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勇;孔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F9/35;H05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阳开亮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 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曲面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曲面显示屏(LCD)的固有优点,目前市场上的显示设备:显示器,电视机等曲面机型几乎就是高端产品的代名词,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所以近年来各家整机厂都在曲面产品上发力,由于定位为高端,且利润高,其品质也会比平面产品做得好很多。EMI(电磁干扰)作为各国认证所强制要求的项目,也必定会引起各厂家的足够重视。但在曲面显示产品中,由于显示屏的金属背板是曲面的,如果金属蔽罩是平面的话,基本失去了金属屏蔽罩应有的“屏蔽作用”,如果要想金属屏蔽罩与金属背板间隙小,甚至没间隙,那金属屏蔽罩也得做成曲面的,曲率须与金属背板的曲率一致,并且曲面的屏蔽罩加工成型困难,造成曲面显示屏其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显示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曲面显示器的由于金属屏蔽罩加工,造成曲面显示屏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曲面显示设备,包括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屏蔽罩、固定在所述背板上且位于所述屏蔽罩内侧的主板,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背板与所述屏蔽罩之间的向外辐射电磁干扰的间隙的电磁干扰屏蔽件,所述电磁干扰屏蔽件固设在所述屏蔽罩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干扰屏蔽件粘贴在所述屏蔽罩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罩为直面屏蔽罩,所述直面屏蔽罩上设有螺钉过孔,所述背板上设有与所述螺钉过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直面屏蔽罩与所述背板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干扰屏蔽件为导电泡棉。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泡棉卡接在所述屏蔽罩上。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罩的内侧设有弹性卡片,所述弹性卡片上设有卡台,所述导电泡棉上设有与所述卡台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卡台能够与所述卡槽卡接导向的弧形台或带有圆角的矩形台。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罩上设有卡接容槽,所述导电泡棉卡接固定在所述卡接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容槽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防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结构为用于抵靠在所述导电泡棉上的防滑凸起或防滑条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曲面显示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曲面显示设备,通过在屏蔽罩上设置电磁干扰屏蔽件将背板与屏蔽罩之间的向外辐射电磁干扰的间隙密封,能够完全将屏蔽主板产生的电磁波,防止向外辐射,屏蔽罩上通过设置电磁干扰屏蔽件,能够保证不去曲率的背板都可以使用相同规格的屏蔽罩,不用为适应不同的曲面显示设备的曲率而对屏蔽罩的生产线进行调整,保证了屏蔽罩的通用性,进而降低了曲面显示设备的生产成本,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电磁波屏蔽效果佳,缩短了曲面显示设备的生产周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中:1、屏蔽罩;11、散热孔;12、螺钉过孔;13、定位孔;14、插头过孔;15、卡接容槽;16、防滑凸起;17、弹性卡片;18、卡台;2、背板;21、定位台;3、主板;4、导电泡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曲面显示设备进行说明。曲面显示设备,包括背板2、设置在背板2上的屏蔽罩1、固定在背板2上且位于屏蔽罩1内侧的主板3,还包括用于密封背板2与屏蔽罩1之间的间隙以防止通过所述间隙向外辐射电磁干扰的电磁干扰屏蔽件,电磁干扰屏蔽件固设在屏蔽罩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2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