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绞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2571.X | 申请日: | 2017-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4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榆液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2 | 分类号: | B65H75/42;B65H7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盘,特别涉及一种车用绞盘。
背景技术
绞盘用于缠绕高压线缆,目前,在更换高压线缆时,需要先将高压线缆的一端接入到一个电线架上,然后人工拖着一盘高压线缆,将高压线缆移动至另一个电线架处,再将高压线缆的另一端接入到此电线架上,由于高压线缆比较沉重,这个过程中,需要浪费较多的人力,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绞盘,其能够减少在更换线缆中需要的人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用绞盘,包括放置到车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滚筒转动的马达,所述滚筒侧壁上设有若干挡线环,所述挡线环沿滚筒轴向方向阵列,两个相邻的所述挡线环之间形成置线槽,所述滚筒中部和两端均设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若干加强杆,所述置线槽位于加强杆处铰接有翻板,所述翻板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有系线孔。
通过上述方案,滚筒可以在支架上转动,马达提供动力,在滚筒的侧壁上设有挡线环,两个相邻的挡线环之间设有置线槽,用于放置高压线缆,翻板设置在置线槽内,一端铰接,另一端设有系线孔,在向置线槽内缠绕高压线缆时,首先将高压线缆的一端系在系线孔内,便可以较方便的将高压线缆缠绕在置线槽内,且当高压线缆即将用完时,由于高压线缆的末端放置在靠近置线槽槽底的位置,不便于操作人员去解开高压线缆,这时便可以将翻板沿着铰接处转动,使翻板设有系线孔的一端转动至靠近置线槽槽口的位置,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解开高压线缆。在系高压线缆时,首先将车开至一个电线架处,然后将高压线缆的一端接入到此电线架上,然后将车向另一个电线架处开动,与此同时,启动马达,开始驱动滚筒转动,开始送放缠绕在滚筒上的高压线缆,然后将车开至另一个电线架处,将高压线缆的另一端缠绕到此电线架处即可,整个过程中,无需操作人员人工拖着较重的高压线缆来回移动,减少了在更换线缆中需要的人力。
进一步的,所述翻板弧状弯曲,且所述翻板的轴心与滚筒的轴心相同。
通过上述方案,这样可以减缓翻板对线缆缠绕在置线槽内的影响,可以使线缆较稳定的缠绕在置线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翻板远离其与加强杆铰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吸附到加强杆上的磁铁块。
通过上述方案,设有磁铁块可以使翻板较稳定的位于置线槽内,在向置线槽内缠绕线缆时,不会因为翻板沿着铰接处晃动而难以缠绕。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底部的两侧均设有耳板。
通过上述方案,设有耳板便于操作人员将支架抬至车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位于滚筒的两端设有承重轴承,所述滚筒套设在承重轴承上。
通过上述方案,由于线缆较重,设有承重轴承,能够让滚筒承受较大的重力,从而可以较稳定的承托着线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中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设有用于支撑滚筒的支撑滚轮。
通过上述方案,安装有两个支撑滚轮,和两端的承重轴承一起形成三点共同承担滚筒上的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滚轮设有两个并位于滚筒的两侧。
通过上述方案,支撑滚轮设有两个,能够承受滚筒上施加的较多的重力,进而配合承重轴承较稳定的支撑滚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马达和支架上滚筒的设置,可以较方便的松放支架上的线缆;
2、通过翻板和磁铁块的设置,即可以让线缆较稳定的缠绕在置线槽内,又便于操作人员较方便的解掉线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挡线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支撑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支撑架;111、支撑滚轮;12、滚筒;2、马达;4、挡线环;41、置线槽;5、支撑板;51、加强杆;6、翻板;61、系线孔;62、磁铁块;7、耳板;8、承重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车用绞盘,如图1所示,包括有放置到车上的支架1,随着车的运动而运动,在支架1的底部设有耳板7,便于操作人员将支架1抬到车上。
如图3所示,在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滚筒12,同时在支架1位于滚筒12的两端设有承重轴承8,滚筒12套设在承重轴承8上,滚筒12通过承重轴承8与支架1连接,承重轴承8可以使滚筒12承受较大的重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榆液液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榆液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25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