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滑构件及采用该止滑构件的止滑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2653.4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4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彭飘林;刘昭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明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3B13/22 | 分类号: | A43B13/2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滑构件 本实用新型 内圆 随机分布 内圆面 外环面 止滑 环绕 止滑性能 立柱 凸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止滑构件,包括圆形的内圆面和环绕所述内圆面的外环面,所述内圆面和外环面之间具有环绕所述内圆面的第一凹槽,所述内圆面上具有若干随机分布的“十”字形立柱,所述外环面上具有若干随机分布的“人”字形凸起;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止滑构件的止滑鞋底,所述鞋底包括上底和下底,所述止滑构件分布于所述下底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止滑构件及采用该止滑构件的鞋底的止滑性能好,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滑构件及采用该止滑构件的止滑鞋底。
背景技术
我们在评价鞋子的好坏的时候,安全性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在安全性指标中,尤其重要的就是鞋子的防滑性。
当地面有水或者其他液体介质的时候,鞋底和地面之间就会形成一层液体膜,这样就会导致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此时,人特别容易滑倒,特别是对于小孩或者老人来说,这种情况是相当危险的。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在鞋底上设置花纹的方式来增加鞋底的粗糙度,依次来防止鞋底和地面之间产生液体膜,提升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鞋底的花纹的设置部分或者结构不尽合理,还存在就着诸多的改进空间。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深入研究,遂得到本案一种止滑构件及采用该止滑构件的止滑鞋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滑构件及采用该止滑构件的止滑鞋底,其具有止滑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止滑构件,包括圆形的内圆面和环绕所述内圆面的外环面,所述内圆面和外环面之间具有环绕所述内圆面的第一凹槽,所述内圆面上具有若干随机分布的“十”字形立柱,所述外环面上具有若干随机分布的“人”字形凸起,鞋底的下底包括一橡胶片,所述橡胶片与鞋底的上底压合在一起,所述止滑构件分布于所述橡胶片上,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橡胶片上还具有一个增强防滑件,所述增强防滑件包括八边形的中心面和环绕所述中心面的环绕面,所述中心面和环绕面之间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环绕面上具有若干第四凹槽,所述增强防滑件位于鞋底的足弓部位。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环面上具有若干长度方向沿其圆周径向方向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贯穿所述外环面。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四个,其均匀分布于所述外环面的圆周上。
一种采用上述止滑构件的止滑鞋底,所述鞋底包括上底和下底,所述止滑构件分布于所述下底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止滑构件在前脚掌部位和脚跟部位的分布密度相较于足弓部位的分布密度要大。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若干止滑构件的大小不一,分布于前脚掌部位和脚跟正下方的止滑构件相较于其他部位的大。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底上分布有若干圆形的凹陷。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环绕面的外轮廓呈圆形,所述第四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外轮廓圆周的径向方向一致且贯穿所述环绕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十”字形构件和“人”字形凸起,能够让鞋底和地面之间不产生液体膜,有效提升了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让污泥能够很方便的被清除;同时将止滑构件在鞋底上合理排布,最大程度的提高止滑构件的止滑效果;另外,为了提升足弓部位鞋底的结构强度和防滑效果,设置了所述增强防滑件。
总之,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止滑构件及采用该止滑构件的鞋底的止滑性能好,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滑构件机采用该构件的止滑鞋底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明职业大学,未经黎明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2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