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PTC有孔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3194.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8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乐腾胜;童智能;项炳泉;刘勇;刘杭杭;易飞;柯宅邦;何利军;雷金波;范玲玲;卢志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8;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型 ptc 有孔管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TC有孔管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PTC有孔管桩。
背景技术
早期,针对我国沿海地区淤泥软弱地质的特点,通过对PC管桩结构及制作工艺的改造,研发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简称PTC管桩)。PTC型管桩作为一种桩体强度高的刚性桩,凭借其功能和优势在桩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采取静压沉桩还是锤击沉桩方式,都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挤土效应现象,而且容易在桩身上检测出裂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所产生的较多孔隙水不能及时消散,形成了较高超静孔隙水压力,对桩体和周围的建筑环境产生了影响。此外,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场道等深厚软土地基来说,控制地基沉降,更多的是要将其工后沉降量控制在工后沉降量标准范围内。而地基沉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外荷载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的排出。因此,若是需要在路堤、坝堤、场道等施工期尽可能产生更多的沉降量,应将土中孔隙水尽可能多的排出,以降低土的含水量,则其工后沉降量将得以减小,从而达到控制沉降和工后沉降量的目的。
为此,现有技术中产生了PTC有孔管桩,即在PTC管桩的桩身上开设外渗水孔,则土中孔隙水将会通过外渗水孔渗入管桩内腔,使土的含水量得以降低,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也随之增强。
然而,PTC有孔管桩所设置的外渗水孔使管桩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折减现象。因此,如何在排出土中孔隙水的同时,减小沉桩过程中挤土效应带来的影响,保证沉桩质量,提高管桩承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努力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有效地减小沉桩过程中挤土效应带来的影响,加快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保证沉桩质量,这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和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加强型PTC有孔管桩。本实用新型不但能够有效地减小沉桩过程中挤土效应带来的影响,加快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而且保证了沉桩质量,提高了管桩承载力。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强型PTC有孔管桩,构成管桩的外管壁上设置有外渗水孔,管桩在所述外管壁内侧设置有用于增强的内管壁,所述内管壁沿着管桩的轴向设置,且所述内管壁与外管壁相连接并将管桩内腔分隔为面积较小的过渡腔和面积较大的主腔;若内管壁与外管壁之间围成的过渡腔与所述外渗水孔相连通,则此过渡腔的腔底部设置为封闭状,且围成此过渡腔的内管壁上设置有连通过渡腔和主腔的内渗水孔。
优选的,所述内管壁设置为自过渡腔一侧向主腔一侧凸出的光滑的弧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渗水孔沿管桩轴线对称分布在所述外管壁的两侧,所述内管壁与外管壁之间围成的过渡腔与所述外渗水孔相连通,且内管壁沿管桩轴线对称分布在所述外管壁的两侧。
进一步优选的,分布在外管壁同一侧的所述外渗水孔自上而下沿管桩轴线呈列状排布,且所述外渗水孔沿着所述外管壁呈偶数列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分布在外管壁同一侧的所述外渗水孔自上而下沿管桩轴线呈列状排布,且所述外渗水孔沿着所述外管壁呈奇数列均匀排布;所述内管壁与外管壁之间围成的过渡腔与所述外渗水孔相连通。
优选的,分布在外管壁同一侧的所述外渗水孔自上而下沿管桩轴线呈列状排布,与外渗水孔相对应连通的内渗水孔则自上而下沿管桩轴线呈列状排布在所述内管壁上。
进一步优选的,处于同一内管壁上的所述内渗水孔设置为两列,且此两列内渗水孔对称分布在内管壁的两侧。
更进一步优选的,由同一过渡腔相连通的单列外渗水孔和单列内渗水孔的数量相同,此单列外渗水孔与单列内渗水孔的分布高度相等,且相邻外渗水孔的间距与相邻内渗水孔的间距也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未经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3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圆形桩
- 下一篇:一种钻孔桩桩基护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