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塑性破碎料输送筛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3917.8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6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敏;叶蕾;王双;张恒;顾文成;乔江浩;冯飞;朱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塑金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46 | 分类号: | B07B1/46;B08B3/00;B08B13/00;B03B5/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32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破碎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筛,尤其涉及一种热塑性破碎料输送筛。
技术背景
目前,热塑性材料在完成破碎后的输送过程中需要经过清洗和除尘等工序,通过上述动作获得满足工艺需要的热塑性破碎料。目前清洗动作均在输送筛中完成,通过水流对热塑性破碎料进行输送,由于热塑性破碎料密度较低,因此漂浮在水面上方,而密度较大的杂质则通过输送筛底部的出水口随水流排除。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仅通过水流带动热塑性破碎料,并不能使得杂质和破碎料有效的分离,大量的杂质夹杂在破碎料中,无法完成向下的沉淀,而随水流流出,从而影响了热塑性破碎料的质量。
鉴于上述现有的热塑性破碎料输送筛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热塑性破碎料输送筛,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塑性破碎料输送筛,通过在输送筛中增设输送装置,并设置有埋头孔的孔板,使得热塑性破碎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增加了搅拌的动作,有效的使杂质与热塑性破碎料分离,从而使杂质沉底随水流排出,增加了清洗的效果,提高了热塑性破碎料的整体质量,同时使得输送过程更加顺畅,减少了输送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塑性破碎料输送筛,包括入水口、出水口和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旋转轴和孔板;旋转轴垂直于破碎料输送方向设置;孔板平行于旋转轴的轴线,且孔板上边缘固定设置在旋转轴上,对所输送的热塑性破碎料进行输送和筛分。
进一步地,孔板的厚度为15mm~20mm。
进一步地,孔板上设置有至少1个埋头孔。
进一步地,埋头孔的扩孔端面向热塑性破碎料的输送方向。
进一步地,热塑性破碎料输送筛设置有至少两组输送装置,且不同输送装置的孔板上的埋头孔的孔径随热塑性破碎料输送方向依次减小。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输送筛中增设输送装置,并设置有埋头孔的孔板,使得热塑性破碎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增加了搅拌的动作,有效的使杂质与热塑性破碎料分离,从而使杂质沉底随水流排出,增加了清洗的效果,提高了热塑性破碎料的整体质量;
2、通过输送装置的搅拌作用,使得输送过程更加顺畅,减少了输送的阻力;
3、在搅动过程中,破碎料从孔板上的埋头孔通过,增加了破碎料间的摩擦;不同输送装置的孔板上的埋头孔的孔径随热塑性破碎料输送方向依次减小,对破碎料逐级进行更加精细的清洗,使得清洗更加彻底;
4、设置埋头孔,扩孔端使得破碎料更加容易穿过孔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1孔板、2埋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热塑性破碎料输送筛,包括入水口、出水口和3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旋转轴和孔板1;旋转轴垂直于破碎料输送方向设置;孔板1平行于旋转轴的轴线,且孔板1上边缘固定设置在旋转轴上,对所输送的热塑性破碎料进行输送和筛分;孔板1的厚度为18mm;孔板1上设置有194个埋头孔2,埋头孔的扩孔端面向所述热塑性破碎料的输送方向;3组输送装置的孔板1上的埋头孔2的孔径随热塑性破碎料输送方向依次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塑金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塑金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39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杏鲍菇彩色挂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土豆锅巴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