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药用槽形混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4306.5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0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何禄仁;吴艺萍;杨雪萍;毛文召;方建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B01F15/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02 | 代理人: | 项丽丽 |
地址: | 47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药 用槽形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混合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制药用槽形混合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药品一般都由几种原料和辅料组成,生产过程中原料提取物或原料细粉与辅料必须要充分混合均匀,在混合的过程中,几种原辅料必须充分混合,才能保证药品或食品的有效成分分布均匀,质量稳定。现有槽型混合机的搅拌浆搅拌方向单一,原辅料之间混合不充分,混合均匀性较差;混合搅拌需花费较长的时间方可符合混合均匀度,混合时容易发生原料向外溅出的情况,而且外界物质容易掉入混合槽内污染原料;并且混合槽的内壁粘附有大量的药粉,造成混合槽出料不干净,混合完成后由于设备的特殊结构需要人工将混合物倾倒并转移至其他装置,使用时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的制药用混合设备搅拌方向单一,原辅料之间混合不充分、药粉易粘附在混合装置内壁、出料不方便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制药用槽形混合机,该制药用槽形混合机特有的搅拌桨能够将药物进行各个方向上的混合,药物原料混合均匀充分、同时增设的刮板可避免药粉堆积在装置内壁,自动出料结构使得出料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药用槽形混合机,包括机架、传动装置、混料槽和设置于混料槽内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轴和设置于转轴上的至少两对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桨叶片和下桨叶片、且上桨叶片与下桨叶片呈90度交错设置,上桨叶片、下桨叶片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刮板,刮板外边缘与混料槽内壁接触,所述混料槽上方设置有料口和口盖,混料槽两侧的机架上各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混料槽位置的限位板,混料槽下方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末端设置有料斗。
上述的一种制药用槽形混合机,所述刮板呈一侧翘起的弧状。
上述的一种制药用槽形混合机,所述上桨叶片、下桨叶片扁平的长方体状。
上述的一种制药用槽形混合机,所述混料槽为柱状槽。
上述的一种制药用槽形混合机,所述混料槽外壁设置有限位槽,混料槽通过限位板、限位槽的配合固定于机架上。
上述的一种制药用槽形混合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减速箱,所述搅拌减速箱的输出轴与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制药用槽形混合机安装有特殊结构的搅拌桨,该搅拌桨能够将药物进行各个方向上的混合,使药物原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充分,同时增设的刮板可随搅拌桨转动,刮板与混合槽内壁接触,在混合过程中,刮板将混合槽内壁的药粉刮掉,从而避免药粉堆积在混料槽内壁;自动出料结构使得出料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料口加设口盖可防止原料向外溅出,同时避免外界杂质进入混合槽内,保证药材的清洁和保证药材的生物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混料槽,3-转轴,4-上桨叶片,5-下桨叶片,6-刮板,7-料口,8-口盖,9-限位板,10-传送带,11-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一种制药用槽形混合机,如图所示,包括机架1、传动装置、混料槽2和设置于混料槽内的搅拌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减速箱,所述搅拌减速箱的输出轴与转轴3连接,为该制药用槽形混合机提供动力。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轴3和设置于转轴上的至少两对搅拌桨,优选的,转轴上设置有两对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桨叶片4和下桨叶片5,上桨叶片、下桨叶片扁平的长方体状,扁平的长方体状有利于翻动药物原料;并且上桨叶片4与下桨叶片5呈90度交错设置,这样设置能够使转轴3转动时,每对搅拌桨的两个上桨叶片4形成向中间聚拢的力,正好带动药物原料向中间翻转;而每对搅拌桨的两个下桨叶片5形成向两侧分散的力,正好带动药物原料向两侧翻转;上层的药物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两股不同方向的药物原料在混合槽内产生碰撞;同时相邻的两对搅拌桨之间也会形成不同方向的力,使得药物原料在不同方向上翻滚,也会产生相互碰撞,使得药物原料混合更加均匀充分。上桨叶片、下桨叶片的末端还分别设置有刮板6,刮板外边缘与混料槽2内壁接触,混料槽2为柱状槽,所述刮板6呈一侧翘起的弧状,能够将混料槽内壁粘附的药物原料轻易的刮取下来,防止药物堆积在混料槽的内壁,刮下来的药物原料也会与其他方向的药粉相互碰撞,进而提高混合均匀程度。所述混料槽2上方设置有料口7和口盖8,料口加设口盖可防止原料向外溅出,同时避免外界杂质进入混合槽2内,保证混合过程中不受污染,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混料槽两侧的机架上各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混料槽位置的限位板9,限位板9活动安装在机架上,可左右滑动,混料槽外壁设置有限位槽,混料槽通过限位板、限位槽的配合固定于机架1上;混料进行时,移动限位板9,使其卡进混料槽2的限位槽中,从而固定住混料槽,使其不会发生晃动;混料结束时,将限位板从限位槽中抽取出来,并开启混料槽上端的口盖8,混料槽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晃动;这时混料槽2向一边倾倒翻转,在料口7的重力作用下,最后混料槽的料口7翻转至下端。混料槽2下方设置有传送带10,混料槽内的进行充分混合后的药物原料被自动倾倒出来,并且落入传送带上,传送带末端设置有料斗11,在传动带的带动下,混合后的药物原料在传送带末端落入料斗中。整个出料过程操作简单,在刮板的作用下,混料槽内部不会留有残余的药物原料,出料快速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4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