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管体冷拉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7044.8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2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必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日皓焊切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管 体冷拉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管体冷拉深装置。
背景技术
在焊接设备中要用到大量的铜管件:喷嘴、导电嘴座、导电嘴等,当前行业内的加工工艺主要是选择足够大外径的坯料通过多次车削、钻孔工艺获得需要形状的产品。
这种方式浪费材料,而且需要多道加工工序,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节约材料、节省人力的金属管成型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管体冷拉深装置,包括:
工作台;
贯通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安装孔;
用于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的模套,所述模套设有竖直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管状金属工件的安装,该金属工件包括同心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径;
通过第一动力装置驱动升降的芯棒,所述芯棒能够部分插入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的所述金属工件内孔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孔同心的下型棒,所述下型棒位于所述安装孔的正下方,且通过第二动力装置驱动升降,所述下型棒的外径等于所述金属工件内径的成品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的型腔结构用于规定所述金属工件外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套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上的外模套体和内模套体,其中:
所述底板设有用于所述下下型棒插入的插入孔;
所述外模套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其外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贴合;
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内模套体内,所述内模套体安装时,其底部抵压在所述底板上,其外壁贴合在所述外模套体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安装在锻压机上,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均油所述锻压机提供动力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金属工件安装在模套的通孔内,使芯棒对金属工件进行冷拉深成型,成型过程中,通过通孔的内腔和下型棒的外壁来确保金属工件拉深后的形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摒弃了现有西技术中的切割、车削等去料加工,加工过程简单,大大降低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工作台;4-安装孔;6-模套;8-通孔;14-芯棒;16-下型棒;18-外模套体;20-内模套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
工作台2;
贯通所述工作台2上表面的安装孔4;
用于安装在所述安装孔4中的模套6,所述模套6设有竖直的通孔8,所述通孔8用于管状金属工件的安装,该金属工件包括同心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通孔8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径;
通过第一动力装置驱动升降的芯棒14,所述芯棒14能够部分插入安装于所述安装孔4内的所述金属工件内孔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孔4同心的下型棒16,所述下型棒16位于所述安装孔4的正下方,且通过第二动力装置驱动升降,所述下型棒16的外径等于所述金属工件内径的成品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8的型腔结构用于规定所述金属工件外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套6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上的外模套体18和内模套体20,其中:
所述底板设有用于所述下型棒16插入的插入孔;
所述外模套体18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其外壁与所述安装孔4的内壁贴合;
所述通孔8设置在所述内模套体20内,所述内模套体20安装时,其底部抵压在所述底板上,其外壁贴合在所述外模套体18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2安装在锻压机上,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均由所述锻压机提供动力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原理如下:
(1)选择成型所需的内模套体20,安装在外模套体18内;
(2)将金属工件放置在内模套体20内的通孔8中;
(3)下型棒16上推,部分顶入该金属工件的内孔中;
(4)芯棒14下推,将工件拉深成所需要的结构。
(5)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台2上配置有多套拉深模具和升降装置,能够同时进行多种拉深成型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日皓焊切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日皓焊切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7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排废料装置及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折弯机后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