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盈配合热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7707.6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6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孙建林;江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2 | 分类号: | H02K1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93 | 代理人: | 刘彦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装配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过盈配合热装装置。
背景技术
无刷电机CCU的结构见图1,其包括无刷电机控制器座1′、无刷电机2′、无刷电机止口3′、无刷电机轴4′、蜗杆孔5′、蜗杆6′,无刷电机CCU在生产装配过程中,预先将无刷电机控制器座1′、无刷电机2′、无刷电机止口3′、无刷电机轴4′组装,将无刷电机轴4′与蜗杆6′进行装配,其无刷电机轴4′与蜗杆6′组装的时候为过盈配合,必须达到必要的过盈量,才能保证其转矩,达到产品的合格要求,现有生产采取的是冷装,也就是在常温下用压力将蜗杆6′与无刷电机轴4′装配在一起,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和隐患:装配不良,质量控制的尺寸不到位;产品损坏,甚至报废;操作人员伤害;装配时间过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盈配合热装装置,其充分合理利用气动部件、单片机控制、螺杆抓盘、高频加热机、辅助工装的结构,将电机轴与蜗杆装配过程设计为半自动化,其中高频加热和装配为自动化,上料、下料为人工辅助,两者相辅相成,时间分配合理,可以更好的实现其装配功能,保证了装配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种过盈配合热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长度方向的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的两端分别布置有无刷电机支承座、螺杆抓盘,所述无刷电机支承座、螺杆转盘的底部均嵌装于所述直线滑轨的对应端,所述无刷电机支承座、螺杆抓盘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基准孔固定板,所述基准孔固定板上设置有贯穿基准孔,所述基准孔固定板的底部固装于所述底板,其还包括有高频加热机、电控箱、单片机控制板,所述高频加热机的高频加热管位于所述基准孔固定板的朝向所述螺杆抓盘的一侧位置定向布置,所述高频加热管的中心为贯穿孔,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固装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紧固连接所述无刷电机支承座的尾座,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紧固连接所述螺杆抓盘的尾座,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对应的活塞杆的驱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直线滑轨,所述单片机控制板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分别独立连接至所述螺杆抓盘、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高频加热机的控制部分,所述电控箱为单片机控制板、螺杆抓盘、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高频加热机提供电源。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板布置于所述电控箱内,所述电控箱布置于所述底板的外侧;
所述高频加热机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布置,所述高频加热机通过高频加热铜线管连接所述高频加热管,所述高频加热管位于所述基准孔固定板的朝向所述螺杆抓盘的一侧位置定高、定位布置;
所述螺杆抓盘的底座上还设置有蜗杆托柱,所述蜗杆托柱上设置有蜗杆定位槽,蜗杆的中部支承于所述蜗杆托柱的定位槽内,确保蜗杆的定位精准;
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POM推块连接所述无刷电机支承座的尾座,确保整个结构可以方便拆卸和调整;
所述无刷电机支承座内设置有定位槽,确保无刷电机倒放后定位精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从蜗杆的尾座处将蜗杆装入到螺杆抓盘中,同时将待装的无刷电机倒装入无刷电机支承座,确保无刷电机控制器座向上,驱动第一气缸回退,之后再驱动第一气缸前进,使得同时确保待装的无刷电机的电机止口跟基准孔固定板的定位端面紧贴、同时电机轴贯穿对应的贯穿基准孔,开始装配,按下按钮,电磁阀控制,使得螺杆抓盘夹持住蜗杆的尾端,第二气缸推进螺杆抓盘携带蜗杆朝向高频加热管前行,利用单片机控制,当蜗杆到达高频加热机的高频加热管的贯穿孔内时,第二气缸停下,并停留固定时间,高频部分加热,完成高频加热后,高频加热机停止工作,第二气缸继续前进,到达电机轴处,此时第一气缸发生动作,将无刷电机顶住于基准孔固定板,同时第二气缸继续施加压力,将电机轴装配进蜗杆的安装孔里面,之后电磁阀控制,使得螺杆抓盘松开蜗杆的尾端,第二气缸加螺杆抓盘返回到最初位置,第一气缸回退,将无刷电机及其装配好的蜗杆一并往回运动,直到蜗杆穿过贯穿定位孔,停止、并拿出成品,放到物料区,装配动作完成;其充分合理利用气动部件、单片机控制、螺杆抓盘、高频加热机、辅助工装的结构,将电机轴与蜗杆装配过程设计为半自动化,其中高频加热和装配为自动化,上料、下料为人工辅助,两者相辅相成,时间分配合理,可以更好的实现其装配功能,保证了装配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无刷电机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无刷电机控制器座1′、无刷电机2′、无刷电机止口3′、无刷电机轴4′、蜗杆孔5′、蜗杆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7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