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用灯头锁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8298.1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4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晏良俊;苏文静;朱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5/64 | 分类号: | B29C65/6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430205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头 锁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行业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其中一种辅助配件机用灯头锁紧器。
背景技术
LED球泡的灯头部分由塑料底座和金属外壳组成,金属外壳与塑料底座之间通过在周向分布多根钢针压扎来实现固定。目前,灯头部分这两个组件之间主要利用灯头锁紧器来人工锁紧固定,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锁紧器无法应用于自动化灯头锁紧设备上。原因在于这些灯头锁紧器均是通过一定的外力强制将周向均匀分布的钢针扎入灯头,再通过弹簧将扎入灯头的钢针推出来。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如组件结构变形、组件表面不光滑、弹簧塑性变形等)经常会出现某一或某些钢针无法依靠弹簧预期退出。其结果就是整个灯头被带起来,使得自动化设备无法进行下一次工作。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应用于自动化设备上的灯头锁紧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应用于自动化设备上的机用灯头锁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机用灯头锁紧器,包括锁紧器框架、升降气缸以及滑轨,所述锁紧器框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固定在所述锁紧器框架上;
所述锁紧器框架包括上下间距设置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上安装有锁紧气缸,所述锁紧气缸的输出轴的一端安装有压套,所述下支架上安装有钢针座,所述下支架、钢针座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贯通的用于夹持灯头的灯头孔,所述钢针座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灯头孔的钢针孔,所述钢针孔内滑动设置有钢针,所述钢针的针尖一端朝向所述灯头孔;
所述压套包括固定连接的钢针扎入压块和钢针拔出压块,所述钢针扎入压块和所述钢针拔出压块之间设置有斜向槽,所述钢针的一端置于所述斜向槽中,所述钢针拔出压块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钢针对应的供所述钢针滑动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斜向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压套的下方安装有灯头压紧盖板,所述灯头压紧盖板与所述压套之间使用压紧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灯头压紧盖板包括与所述压紧弹簧连接的压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压板下方的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用于对灯头进行限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器框架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上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上,所述下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锁紧器安装座,所述升降气缸及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锁紧器安装座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升降气缸可以操作锁紧器框架在滑轨上上下滑动,当锁紧器框架下方有灯头时,也即在下支架正下方放好灯头后,可以控制锁紧器框架下落,使得灯头套入下支架和钢针座上的灯头孔中,然后再控制锁紧气缸推动压套,使得钢针扎入压块下移,推动钢针沿着钢针孔横向朝灯头扎入,待钢针扎入到位后,再行控制锁紧气缸上拉压套,使得钢针拔出压块上移,推动钢针沿着钢针孔远离灯头并拔出,灯头实现锁紧。该锁紧器能够可靠地完成钢针的压入和拔出,避免锁紧器提起时因钢针退出问题而带起灯头,十分适宜于应用到灯头锁紧的自动化设备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用灯头锁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x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升降气缸,2、滑轨,3、上支架,4、下支架,5、锁紧气缸,6、压套,6a、钢针扎入压块,6b、钢针拔出压块,7、钢针座,8、灯头,9、钢针,10、斜向槽,11、灯头压紧盖板,11a、压板,11b、凸块,12、压紧弹簧,13、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锁紧器安装座,a、金属外壳,b、塑料底座,c、钢针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常见的LED球泡的灯头部位的结构示意图,该灯头主要由金属外壳a和塑料底座b两部分构成,将金属外壳a套合在塑料底座b上后,使用锁紧器操作钢针在金属外壳a的周向向内挤压扎孔,金属外壳a的周向形成一圈多个钢针扎孔c(锁紧孔,或内凹槽),使金属外壳a抱紧塑料底座b两者形成稳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8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