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露天煤矿用电铲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8804.7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9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峰林;李兵;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8;H01B9/00;H01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露天 煤矿 用电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铲车连接用的拖拽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带动了露天煤炭开采业的高速发展,用于开采煤炭资源的设备越来越多趋向于大功率化,因此设备连接用的电线电缆趋向于高的电压等级发展,诸如当电压等级达到8.7/10kV时,目前市场上用于露天矿业用的电压等级8.7/10kV级别的电动铲车等类似移动设备供电用的拖拽电缆,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其难以承受老化、高温(90℃)、低温(-40℃)、磨损、扭曲、撕裂等恶劣的综合工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露天煤矿用电铲电缆,保证电缆在综合工况恶劣的情况下,能够长时间地稳定可靠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露天煤矿用电铲电缆,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一次共挤屏蔽层、绝缘层和非金属屏蔽层构成动力线芯,所述动力线芯外包覆有绝缘金属屏蔽层,地线芯与监视线芯导体均匀间隔设置在动力线芯外周,所述地线芯、监视线芯导体和动力线芯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外依次设置半导电带和外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所述导体外采用屏蔽层、绝缘层和非金属屏蔽层三层一次共挤构成动力线芯,这样即便是在高、低温和扭曲等恶劣工况时,保证动力线芯具备优异的绝缘与屏蔽性能,地线芯与监视线芯导体均匀间隔排列在动力线芯外周,在缆芯外绕包一层半导电带,即便是电缆使用时的额定电压较高时,也能够确保电缆长时间稳定可靠地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露天煤矿用电铲电缆,包括导体1,所述导体1外一次共挤屏蔽层2、绝缘层3和非金属屏蔽层4构成动力线芯,所述动力线芯外包覆有绝缘金属屏蔽层5,地线芯8与监视线芯导体6均匀间隔设置在动力线芯外周,所述地线芯8、监视线芯导体6和动力线芯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外依次设置半导电带9和外护套10。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动力线芯、地线芯8和监视线芯导体6均可采用5类镀锡软铜,所述导体1外采用屏蔽层2、绝缘层3和非金属屏蔽层4三层一次共挤构成动力线芯,这样即便是在高、低温和扭曲等恶劣工况时,保证动力线芯具备优异的绝缘与屏蔽性能,地线芯8与监视线芯导体6均匀间隔排列在动力线芯外周,缆芯可采用同芯式绞合,缆芯成缆时无需绕包和填充,在缆芯外绕包一层半导电带9,即便是电缆使用时的额定电压达8.7/10kV时,也能够确保电缆长时间稳定可靠地工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绝缘金属屏蔽层5为镀锡铜丝与纤维混合编织,进一步保证动力线芯具备优异的绝缘和屏蔽性能。
所述外护套10为热塑性聚氨酯护套。使电缆整体具备抗磨损、抗撕裂和使用寿命长的优良性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监视线芯导体6外挤包监视线芯绝缘层7,防止恶劣的外界环境影响监视线芯导体6正常工作,进一步保证电缆能够可靠稳定地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8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