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塞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8997.6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3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曾路;何牟;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7/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李宁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塞 透水 混凝土 路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透水路面与普通混凝土路面相比,透水性混凝土具有透水、透气、吸声降噪、保护地下水资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等众多优良的使用性能。目前城市建设中所采用的透水路面材料主要依赖孔径透水,一般孔径为3mm,使得雨水中较大的颗粒能够被阻挡,但是一些孔径较小的颗粒仍然可以进水透水通道,孔径易被堵塞造成透水效果随时间的增长而减小。通常城市里透水混凝土路面3-6个月透水性能下降50%左右,1年以后几乎无法透水。因此,容易形成面积积水,造成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堵塞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能有效地防止灰尘、浆料堵塞透水混凝土中的透水通道,保持可持续性的透水性能,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堵塞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基层和设置在混凝土基层上的混凝土面层,所述混凝土基层是由胶凝材料将粗骨料胶结成内部具有不规则蜂窝状多孔的结构层,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5~20mm;所述混凝土面层是由胶凝材料将细骨料胶结成内部具有不规则蜂窝状多孔的结构层,所述细骨料的粒径为0.1~3mm。
所述混凝土基层的厚度是60mm~150mm。
所述粗骨料采用粒径为5~20mm的石灰石。
所述混凝土基层的胶凝材料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
所述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10-20mm。
所述细骨料采用粒径为0.1-3mm的机制砂。
所述细骨料采用粒径为0.1-3mm的天然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凝土基层和混凝土面层两层结构,混凝土基层采用粗骨料,混凝土面层采用细骨料,混凝土基层的孔径比混凝土面层的孔径大,且混凝土面层细骨料形成的孔径和空隙率在保证混凝土面层渗透性的同时又兼具过滤性,使得粒径大于2μm的颗粒物全部处于混凝土面层上表面,无法进入混凝土基层内部,避免堵塞大孔径的透水孔隙,保证透水混凝土具有长久的透水性,同时基层拥有较高的强度,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停车场、人行道和广场等。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防堵塞能力,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所述混凝土基层的厚度60mm-150mm,所述混凝土基层是混合土路面的结构层,该厚度保障了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
所述粗骨料采用粒径5-20mm的石灰石,所述细骨料采用粒径0.1-3mm的机制砂或天然砂,这些材料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保障了混凝土的强度。
所述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10-20mm,该厚度保障了混凝土面层的强度,延长了混凝土面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混凝土面层,1-1为细骨料,2为混凝土基层,2-1为粗骨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一种防堵塞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层2和设置在混凝土基层上的混凝土面层1,所述混凝土基层2是由胶凝材料将粗骨料2-1胶结成内部具有不规则蜂窝状多孔的结构层,所述粗骨料2-1的粒径为5-20mm,所述混凝土基层2的厚度为60mm-150mm,使整个混凝土路面的强度高。所述粗骨料2-1采用粒径为5-20mm的石灰石。所述混凝土基层2的胶凝材料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所述混凝土基层2由粗骨料2-1、胶凝材料和水混合而出,混凝土基层2的胶凝材料用量为粗骨料用量的5-25%,水的用量为混凝土基层的胶凝材料用量的20-35%,以质量百分比计量。该混凝土基层2采用粒径为5-20mm的粗骨料,形成的孔径大。
所述混凝土面层1是由胶凝材料将细骨料1-1胶结成内部具有不规则蜂窝状多孔的结构层,所述细骨料1-1的粒径为0.1-3mm,所述混凝土面层1的厚度为10-20mm,增强了混凝土面层1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所述细骨料1-1采用粒径0.1-3mm的机制砂或天然砂。混凝土面层1的胶凝材料用量为细骨料用量的5-15%,以质量百分比计量。所述混凝土面层1的胶凝材料为100份环氧树脂、10-60份固化剂和2-10份稀释剂的混合物,所示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液态树脂,固化剂为聚酰胺,稀释剂为醋酸乙酯。所述混凝土面层1采用粒径为0.1-3mm 的细骨料1-1,形成的孔径小,使混凝土面层渗透性好,同时能够将粒径大于2μm的颗粒物全部处于混凝土面层上表面,无法进入混凝土基层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8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