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冰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0021.2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1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武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活力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9/50 | 分类号: | A23G9/5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棒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冰棒是将水、果汁、糖、牛奶等混合搅拌冷冻而成,一般为长条形,中有细棍儿,一端露出,可供手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市场上直接购买的冰棒由于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喜欢自己DIY制作冰棒、雪糕等零食,因此在市场上出现了冰棒机。
目前,市场上冰棒机的冰棒杆取出方式主要以单一的螺纹旋取方式为主,在冰棒成型后,存在取出冰棒后冰棒杆从提取装置中不方便拿下来的问题,冰棒杆取出成型腔时提取帽旋进多少圈,冰棒杆在提取帽里取出来时也反转多少转,使用很不方便。
中国专利201320652760.1公开了一种冰棒机,其包括具有若干空腔的主机、提取帽和冰棒杆,冰棒杆伸出主机的一端外侧面上具有外螺纹,提取帽端面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壁上具有与上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当冰棒杆完全旋入连接孔时,冰棒杆旋入连接孔的长度大于冰棒杆自然状态时伸出主机的长度。
中国专利201220328463.7公开了一种冰棍机,包括主机、套筒和底座。圆柱形套筒伸入主机内部,套筒的底部穿过主机并与底座的凸台相接触;底座的盲孔内卡入有弹簧,主机底部的导轨插入弹簧内并与盲孔相配合。
中国专利201420621734.7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棍机,包括:制冰主机,制冰主机有制冰容纳腔;外盒,用于套装制冰主机,外盒包括下盒体及盖体,盖体扣盖下盒体开口,盖体、下盒体形成封闭的储藏室将制冰主机包围其中;冰棍棒,冰棍棒置于储藏室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
1、冰棒杆从提取装置中不方便拿下来;
2、使用过程中因提取螺牙的磨损造成的提取机构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棒机,通过较小的力使冰棒脱离主机,即可以避免冰棒破裂,又可以简化提取装置,使用更加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棒机,包括机体和提取机构,机体包括外壳、内桶、若干成型腔,内桶设置在外壳内,成型腔设置在内桶内;提取机构包括:
提取帽,其端面开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内套,其为中空圆筒状,其外表面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内表面设有凸起;
用于连接冰棒的冰棒杆,其伸出机体的一端上设有与凸起对应的滑槽,滑槽包括渐入式的起始端和挡板式的末端,当冰棒杆完全被连接孔包裹时,冰棒杆旋入连接孔的长度大于冰棒杆自然状态时伸出成型腔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内套嵌套在提取帽中,当冰棒制作完成后,需要取出冰棒杆时,内套上的凸起沿着滑槽的起始端旋转至滑槽的末端,继续旋转,此时内套在提取帽中发生转动,通过凸起带动冰棒杆提升,当冰棒杆从成型腔脱离后,反转提取帽带动凸起至滑槽起始端处,即可将冰棒杆从提取帽中取出,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本使用新型中,内套预置在提取帽中,无需取出即可使用,当取出一个冰棒杆后,只需将提取帽沿着将冰棒杆提升相反的方向旋转1-2周,即可使内套旋回至初始位置,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冰棒杆包括竖直插入成型腔的连接部和伸出主机的手持部,手持部呈扁平柱状,滑槽设置在手持部上。扁平柱状的设置,可以方便地通过带有凸起的内套,加工过程中,更加方便滑槽的成型,满足了将提取帽反转约90度时,即可将冰棒杆顺利地从提取帽中脱离出来。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手持部还包括抵靠部,抵靠部连接于与连接部,当连接部插入成型腔时,抵靠部抵靠在成型腔的端面上。冰棒杆与成型腔中间形成空腔,在冰棒成型区域彼此之间不接触,方便冰棒的成型,也使冰棒取出过程不容易破裂,制作出效果更好的冰棒。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手持部的末端到外螺纹下端的距离小于内螺纹内端到连接孔底面的距离。在旋转取出冰棒的过程中,施加给冰棒杆一个提升的力,迫使冰棒与成型腔分离,从而取出冰棒。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机体上还设有装饰圈,其为成型腔提供一个突出的外圈,使倒入液体配料时更加便捷。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连接部呈板状,连接部的两侧面上均具有若干凹槽。在成型腔中,液体的材料逐渐变成固体的冰棒,粘附在连接部的表面,板状的连接部尽可能的增大了液体材料与连接部的接触面积,通过设置凹槽,保证在冰棒被提升的过程中可以提供更大的力,从而更加容易地从成型腔的内壁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活力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活力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0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或电容器组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