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脚安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0306.6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5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成;梁开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思栎达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胶脚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脚安装工装。
背景技术
很多产品(如沥水盘、托盘等)的背部都需要粘接胶脚。传统的制作方法是预先在产品的背面确定好需要粘贴的位置,之后再人手将胶脚逐一粘贴。传统的装配方式使得耗费大量人力,尤其是当产品数量较多时,严重影响装配效率,并且还会导致粘贴不整齐,影响产品质量,不利于产品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胶脚安装工装,其可以实现一个产品上所有胶脚准确定位安装,大大地提升了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有利于推广使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胶脚安装工装,包括主板和设于所述主板上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围绕产品的外周周向布置,所述主板上开设有与胶脚一一对应的定位孔,在装配时,通过所述限位件将该胶脚安装工装定位于所述产品的背部,所述胶脚穿设于定位孔中并粘贴在所述产品的背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板包括板体和与所述胶脚一一对应的定位模块,所述板体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模块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定位模块可拆卸地设于所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定位模块开设有所述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呈锥面,所述定位孔设有靠近所述产品的第一孔口和远离所述产品的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一孔口的口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块,至少一个所述限位块对应于所述产品背部的一个棱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板上还设有提拉把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拉把手为两个,两个所述提拉把手相对间隔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板上开设有用于减轻其重量的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口对称布置于所述主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板和所述限位件的材质均为尼龙。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胶脚安装工装,其通过限位件来将整个工装卡设于产品的背部,达到固定工装的效果,之后再将待粘贴的胶脚放置于定位孔中,即可将胶脚快速地粘贴在产品上。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工装的具体使用方式如下:首先将产品倒置于工作面上,之后把工装盖在产品上,工装的限位件卡在产品的周围;之后再将待粘贴的胶脚逐个放入定位孔中,胶脚与产品背面接触,实现两者之间的粘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胶脚的快速安装,节省人力,同时其预制的定位孔可以保证胶脚安装时的精度,保证产品的质量,其使用异常方便,有利于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板包括板体和定位模块,其中定位模块上开设有定位孔且其可拆卸地安装于板体的安装孔内,便于切换具有不同大小定位孔的定位模块,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胶脚的安装,增加工装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呈锥面状,且其采用上大下小的设计方式,有利于胶脚的投放,锥面状的孔壁可为胶脚导向,使得胶脚自动找正定位。
上述的限位件主要由数个离散的限位块组成,用以减轻整个工装的重量。
此外,所述主板上还设有提拉把手,便于整个工装的移动和携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板和所述限位件的材质优选为尼龙,尼龙材质可以防止工装对产品造成损伤,且其耐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待粘贴胶脚的产品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胶脚安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产品,11、背部,100、主板,110、板体,111、开口,120、定位模块,121、定位孔,1211、第一孔口,1212、第二孔口,200、限位件,210、限位块,300、提拉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居中的元件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的元件而连接于另一个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思栎达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思栎达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03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