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吸附棒的系列组合式哑铃形SBSE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0627.6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2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勋;王荣浩;李琛;张启东;柴国璧;赵无垛;席辉;卢斌斌;刘珊;孙世豪;宗永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15/08 | 分类号: | B01D15/08;G01N30/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10 | 代理人: | 姜振东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吸附 系列 组合式 哑铃 sbse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器械领域,提供了适用于搅拌棒吸附萃取技(SBSE)的磁力搅拌转子,具体是一种可更换吸附棒的系列组合式哑铃形SBSE转子。
背景技术
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SBSE)是从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衍生出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固定相体积大、萃取容量高的优点。其原理与固相微萃取类似,灵敏度可以比固相微萃取高100~1000倍,是用来分析痕量有机组分的很有优势的一种技术。
SBSE实际上是在磁力搅拌转子表面涂布了吸附性材料,使其能在搅拌的同时吸附溶液或气体中的待测物质。为了避免SBSE转子吸附材料涂层的磨损,需要转子搅拌吸附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涂层部分摩擦容器表面。
在用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进行待测分析物前处理时,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对象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的SBSE转子。为了简化实验操作程序,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更换吸附部件的SBSE转子。通过优化设计,尽可能的扩大搅拌棒的涂层覆盖面积,同时减小涂层与容器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减小涂层磨损,增强搅拌棒的吸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状况而提供一种可更换吸附棒的系列组合式哑铃形SBSE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更换吸附棒的系列组合式哑铃形SBSE转子,包括吸附棒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吸附棒两端的铃式保护部件;包括多个不同类型(涂层材料不同或沟槽形状不同),吸附棒表面涂覆有吸附萃取层;所述吸附棒为可更换式,各吸附棒两端均为可与铃式保护部件连接的螺纹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的吸附棒以形成不同类型的SBSE转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吸附棒表面设置有沟槽,沟槽表面涂覆有吸附萃取层。所述沟槽方向与转子棒中心轴方向相平行,沟槽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不规则多边形。所述吸附萃取层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砜酮、或聚乙二醇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铃式保护部件的形状为圆柱体或球体。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哑铃设计使转子两端抬高,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容器对转子吸附棒表面涂层的磨损;同时,转子吸附棒使用不同的沟槽状设计以增大吸附表面积,而不同吸附棒两端均有螺纹设计连接保护部件,从而实现吸附棒可拆卸和可更换。该SBSE转子具有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适用面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一种沟槽结构的吸附棒示意图。
图3 :为图2的沟槽截面视图。
图4 :另一种沟槽结构的吸附棒示意图。
图5 :为图4的的沟槽截面视图。
图中标号:1.吸附棒,2. 铃式保护部件,3.螺纹,4. 吸附萃取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可更换吸附棒的系列组合式哑铃形SBSE转子,包括吸附棒1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吸附棒两端的圆柱体铃式保护部件2;吸附棒1表面涂覆有吸附萃取层4;所述吸附棒为可更换式、包括多个不同类型,各吸附棒两端均为可与铃式保护部件连接的螺纹3,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的吸附棒以形成不同类型的SBSE转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吸附棒表面设置有沟槽,沟槽表面涂覆有吸附萃取层。所述沟槽方向与转子棒中心轴方向相平行,沟槽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参见图3、图5)。所述吸附萃取层4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砜酮、或聚乙二醇二甲基硅氧烷。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于在转子吸附棒表面经过化学处理涂有一层吸附PDMS的吸附层。然后将转子放入待测样品中搅拌一段时间,使待分析组分在样品基质和吸附层之间的分配达到一个平衡,目标化合物就被吸附在PDMS涂层上,无需其它的样品制备过程。然后取出搅拌棒,利用TDS或TDU进行热脱附分析,脱吸附后的气体引入到色谱中进行分析。
不同的实验样品和实验目的,需要用到不同类型的SBSE转子,可以拧动两端的保护部件,分离吸附棒和保护部件,更换符合实验需求的吸附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0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