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动态防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1372.5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4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徐文涛;周晨光;万宁坤;江瑞敬;杨甲;张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 | 代理人: | 李洪信,徐瑞丰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系统 安全生产 动态 防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动态防御系统,属于电力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大面积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计算机、通讯等技术在电网中广泛应用及AVC系统在主站端的投入使用,变电站遥控操作的次数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电网设备操作的主要形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调控人员远方遥控一次设备或者AVC系统自动调节电容器开关时,如果现场有人工作未及时得到提醒,或未做到可靠保护措施,容易对现场的工作人员产生影响。而且,遥控操作一次设备时存在低概率不确定因素,可能对现场工作人员的造成人身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动态防御系统。其利用电力系统各种在线状态参数,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识别危险源、风险源,自动感知安全生产环境动态布置“激光栅栏”等电子围栏安全措施,建立起安全生产动态防御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布置电子围栏的光栅机器人和分别与所述光栅机器人通过数据信号连接的调度自动化D5000系统、生产PMS系统(电力管理系统)以及OMS系统(调度管理系统);
所述光栅机器人包括智能巡检机器人、设置于所述智能巡检机器人上的激光栅栏发射器、设置于待巡检设备上且与所述激光栅栏发射器对应设置的反光镜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智能巡检机器人上的激光栅栏接收器、光电提示器、语音提示器和遥信输出装置;
所述激光栅栏发射器与所述智能巡检机器人内的电源通过导线形成导通回路,并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路开闭;所述激光栅栏接收器通过信号接收器和CPU控制所述继电器的启闭;所述光电提示器、语音提示器与所述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开关通过调度自动化D5000系统控制启闭;所述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遥信输出装置与所述调度自动化D5000系统进行数据信号连接。
当调度自动化D5000系统要遥控一次设备时,由调度自动化D5000系统向变电站发送遥控工作令,由变电站的生产PMS系统以及OMS系统形成工作票,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给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识别工作票后,按照数据库内存储的特殊危险点和风险源,在特殊风险源附近定位,开启激光栅栏发射器,同时开启光电提示器和语音提示器进行提示,激光栅栏发射器发射的激光通过反光镜反射到激光栅栏接收器,然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由信号接收器接收,经过CPU处理后,控制继电器接通常闭触点,然后激光栅栏发射器所在的电路导通;若一次设备附近无人,激光栅栏发射器所在的电路处于导通状态,然后调度自动化D5000系统遥控一次设备开启,进行工作;若一次设备附近有人,则会触碰到激光栅栏,激光的传输中断,然后继电器接通常开触点,使激光栅栏发射器所在的电路断开,同时激光栅栏发射器自带的报警器开始发出警报,与此同时,由遥信输出装置向调度自动化D5000系统传输信号,调度自动化D5000系统停止遥控一次设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红外对射探测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红外对射探测器(12)的AVC系统;所述红外对射探测器包括投光器和受光器,原理是利用经投光器(LED红外光发射二极体)发射的脉冲红外线,再经光学镜面做聚焦处理使光线传至很远距离,由受光器接受。当红外脉冲射束被遮断时就会发出警报。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对射探测器型号为AID-420,生产厂家为福建创高安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开启激光栅栏发射器之前,先由AVC系统控制开启所述红外对射探测器12,形成红外线围栏,当现场有工作人员时,会切断红外脉冲射束,红外对射探测器12就会发出警报,然后AVC系统则会停止对电容器的遥控投切;若现场无工作人员时,AVC系统则会遥控投切电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光电提示器和所述语音提示器并联设置于电路中。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为电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1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警示终端
- 下一篇:一种旅游管理人员管理辅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