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油污、渣水分离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1839.6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5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吴学勇;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B01D21/02;B01D17/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11344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油污 水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水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简易油污、渣水分离槽。
背景技术
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广大农村住户大都居住较为集中,农村大都有排水管网,然而,生活污水仍旧都是直接排放到排水管网后再进行处理,然后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后期处理的难度和工作量,还大大的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农村住户较为分散,排水管网很难顾及到每家每户,使得生活污水很难做收集后集中处理,同时,农村的住户大都没有完备的污水收集管渠和相应的处理设施,污水都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而这些生活污水中都具有较高的N、P含量,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油污、渣水分离槽,该多功能集水槽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能隔油、收集、沉沙、拦渣,还达到预处理防止排水管网堵塞、源头污染物控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油污、渣水分离槽,包括由槽体、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所述的槽体为上部开口的槽状结构;所述的槽体左侧壁上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的进水管穿过进水口延伸至槽体内部;槽体右侧壁上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管穿过出水口延伸至槽体内部;所述的出水管延伸到槽体内部的一端上连接有一根分离管,所述的分离管与出水管垂直设置,其一端延伸至槽体底部,另外一端延伸至槽体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进水口的中心点和出水口的中心点所确定的直线与槽体底面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槽体顶部设有篦子板。
所述的槽体四壁上还设有抗浮扣。
所述的槽体横截面为倒“凸”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油污、渣水分离槽,生活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槽体内,因出水管的分离管与出水口相连,而分离管的下端所在的水平线低于进水管所在的水平线,随着槽体内的水平面的升高,而油污浮在水面上,油污下的水却能通过分离管从排水管排出,起到了很好的隔油作用,篦子板又能很好的阻拦雨水中含有的杂物;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能对各种需要固液分离、液液分离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减少排水管网堵塞、控制污染物源头的目的,满足了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具备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竖向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竖向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竖向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1、槽体;2、进水管;3、出水管;4、进水口;5、出水口;6、分离管;7、篦子板;8、抗浮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油污、渣水分离槽,由槽体1、进水管2和出水管3组成,所述的槽体1为上部开口的槽状结构;所述的槽体1左侧壁上部开设有进水口4,所述的进水管2穿过进水口4延伸至槽体1内部;槽体1右侧壁上部开设有出水口5,所述的出水管3穿过出水口5延伸至槽体1内部;所述的出水管3延伸到槽体1内部的一端上连接有一根分离管6,所述的分离管6与出水管3垂直设置,分离管6的一端延伸并接近槽体1底部,分离管6的另外一端延伸至槽体1上部;所述的槽体四壁上还设有抗浮扣。
当然,分离管6和出水管3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制成的三通管;优选的进水管2的直径与所述出水管3的直径、分离管6的直径均相同,显然,在实际中,关于进水管2和出水管3的直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未经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1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动式油水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纯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