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传输系统及光纤耦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2120.4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5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明;庄凯;曾凡剑;孙立阳;丰宝桐;王英杰;李道武;秦秀波;魏存峰;魏龙;李得天;薛玉雄;安恒;杨生胜;李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40 | 分类号: | G02B6/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38 | 代理人: | 王辉,阚梓瑄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传输 系统 光纤 耦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纤耦合装置以及光纤耦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光学工程领域经常遇到需要将两个截面尺寸不匹配的光学元件进行导通或耦接的情况,例如,光探测时需要将尺寸不匹配的发光元件和探测元件进行耦接,以及光传导过程中需要将截面尺寸不一致的上下级的导光元件进行耦接。
目前常用的解决方式包括:利用光锥将两个相互平行但大小不一的截面进行耦合,但是这种方式成本高、截面变化少,应用场合受限;利用多根光纤、或者其他导光元件,对每个传导路径进行耦合,这种方式操作复杂,尤其是在有大量像素点时,整个机构会变得复杂、庞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连接尺寸不同、角度不同的两个光学元件截面,并且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的光学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及光纤耦合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包括:
第一耦合板,设有用于供光纤通过的第一通孔;
第二耦合板,设有供所述光纤通过的第二通孔且一第一光学器件和一第二光学器件借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光纤耦接;以及
支架,用于连接并固定所述第一耦合板和所述第二耦合板;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板与所述第一光学器件的耦接面适配,所述第二耦合板与所述第二光学器件的耦接面适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一对一的方式或一对多的方式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分布、大小以及数量中的一种或多种是根据所述第一光学器件设置;及/或
所述第二通孔的分布、大小以及数量中的一种或多种是根据所述第二光学器件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形状是根据所述第一光学器件的耦接面与所述第二光学器件的耦接面之间的角度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耦合板内的孔之间的间距为5mm或6mm,所述第二耦合板内的孔之间的间距为3mm或3.5mm。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纤为单根光纤或多根光纤。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板与所述光纤之间的缝隙和所述第二耦合板与所述光纤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灌封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耦合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耦合板,所述第一耦合板与一第一待耦接光学器件的耦接面适配且设有用于供光纤通过的第一通孔;
提供一第二耦合板,所述第二耦合板与一第二待耦接光学器件的耦接面适配且设有用于供所述光纤通过的第二通孔;
将光纤以对应方式按顺序穿入所述第一耦合板的第一通孔中和所述第二耦合板的第二通孔中;以及
通过一支架连接并固定所述第一耦合板和所述第二耦合板。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耦合方法还包括:
利用填充物填充所述第一耦合板与所述光纤之间的缝隙和所述第二耦合板与所述光纤之间的缝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耦合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填充物、所述光纤以及所述第一耦合板构成的截面进行整体抛光;以及
对所述填充物、所述光纤以及所述第二耦合板构成的截面进行整体抛光。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耦合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待耦接光学器件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分布、大小以及数量中的一种或多种;及/或
根据所述第二待耦接光学器件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的分布、大小、以及数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耦合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光学器件的耦接面与所述第二光学器件的耦接面之间的角度来改变所述支架的形状。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传输系统,包括前述的光纤耦合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器件为光源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光学器件为显示面板。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器件为闪烁晶体,以及所述第二光学器件为光电倍增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21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管压力表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板簧应力循环监测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