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分离效率并改善床温均匀性的旋风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2947.5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5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侯益铭;贾邦强;蔡新春;曹中平;张建树;程芳琴;杨凤玲;孔卉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宏光发电有限公司;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331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分离 效率 改善 均匀 旋风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风分离器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分离效率并改善床温均匀性的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旋风分离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重要的设备之一,该旋风分离器使用离心力将烟气流中较重的煤炭颗粒从气相中分离出来,落入返料装置送回燃烧室,重新作为床料达到再次利用的目的。其分离效率决定着锅炉运行效率的高低及燃烧工况的好坏,分离效果直接影响灰循环倍率的高低和床料的温度均匀性,是循环流化床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影响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的主要有进口烟道和中心筒。
目前,由于分离器进口烟道截面积偏大,进入分离器的烟速偏低,分离器分离效率不高,导致由返料器进入床上的相对温度较高的返料偏少,不能有效地降低床温,锅炉床温偏高,也同时导致了烟气中NOx含量偏高。中心筒材料选择RA-253MA钢,同时由于锅炉床温偏高导致分离器中心筒处温度高于设计值,中心筒受高温烟气加热后烧损变形;中心筒采用直接焊接固定悬挂方式,中心筒受热膨胀变形,造成与锥筒焊接连板焊缝撕裂,存在中筒心脱落掉至返料器的安全隐患;中心筒有效插入深度太长,必然造成自身重量加大,刚性较低,容易发生变形;中心筒直径设计偏大、有效插入深度偏大,造成二次卷吸量大,分离器分离效率降低导致由返料器进入床上的相对温度较低的返料偏少,不能有效地降低床温,锅炉床温偏高,同时也导致了烟气中NOx含量偏高。
现有专利中,大都是集中在通过改变单一分离器的工作方式及结构改善烟气在进出口的流场分布来实现分离效率,目前循环流化床多采用多台分离器,缺乏对协同工作时分离器整体分离效果的控制。当循环流化床工作时,由于边缘效应的影响,中间灰量小、两侧灰量大,导致多分离器中存在分流不均匀的现象时,采取相同的设计,必然会影响整体分离效率,返料不均匀不利于调节床温,烟气出口温度同时受到影响,也会产生设备不均匀磨损及烧坏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风分离器,该旋风分离器提高了整体分离效率,增加返料量,改善床温均匀性,抑制氮氧化合物的生成量和排放量,保证运行安全并减少了供电煤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分离效率并改善床温均匀性的旋风分离器,包括进风管、壳体、中心筒和支撑锥筒,所述进风管一端为渐缩四棱锥筒结构,与循环流化床锅炉连通,另一端为矩形结构,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矩形结构内部均匀设有浇筑层,该浇筑层与渐缩四棱锥筒结构为圆滑过渡,所述支撑锥筒固定在壳体的上部,所述中心筒为渐缩锥筒形状,上端外侧与支撑锥筒滑动联接,所述中心筒的外侧筒壁上设有加强圈。
所述旋风分离器有三个,具体为1#分离器、2#分离器和3#分离器,三个分离器分别与循环流化床锅炉连通。
所述2#分离器的浇筑层大于1#分离器和3#分离器的浇筑层。
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为DG1070/17.4-II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所述2#分离器的浇筑层厚417mm,1#分离器和3#分离器的浇筑层均厚230mm。
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为DG1070/17.4-II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所述2#分离器的中心筒有效插入深度3300mm,1#分离器和3#分离器的中心筒有效插入深度均为3500mm。
所述加强圈至少有两条,之间通过加强筋固定联接,所述加强圈、加强筋和筒壁相互之间可一体浇铸成型。
所述中心筒外侧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设置有封板环板和上圈筋板,所述支撑锥筒外侧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设置有原密封板和三角支架,所述封板环板与原密封板滑动联接,所述上圈筋板与三角支架滑动联接,所述封板环板、上圈筋板、原密封板和三角支架之间构成膨胀间隙。
所述上圈筋板的上端设有三角筋板,用于加固上圈筋板。
所述支撑锥筒上还固定有抓钉和浇注料,所述抓钉固定三角支架并支撑浇注料,所述中心筒上端设置有环板,环板上设置有可塑料,所述可塑料与支撑锥筒之间设置有保温料,所述保温料、三角支架和支撑锥筒之间设置有岩棉。
所述中心筒的材质为IG40Cr25Ni20MoMnSiNRe。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宏光发电有限公司;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宏光发电有限公司;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2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生物质燃烧机
- 下一篇:一种缸套内表面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