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舰用刮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3494.8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6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汪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19/00 | 分类号: | B63B19/00;B60S1/08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32242 | 代理人: | 何红梅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舰 用刮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水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舰用刮水器。
背景技术
海面上风浪较大,对船舰驾驶员的视线极易造成影响,这个时候就要用雨刮器对前风挡玻璃进行刮水。
但现有雨刮器的雨刮片长度短,清洁面积有限,存在大量无法被雨刮器清洁到的死角,从而影响驾驶员的视野,无法确保行船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刮水效果好的船舰用刮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船舰用刮水器,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弹性片和雨刮胶条,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设于风挡玻璃的一角,并传动连接有电机,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端部通过铰接轴铰接,第一连杆加第二连杆的长度等于风挡玻璃的长度,且第一连杆的长度等于风挡玻璃的高度;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处设置有弹性片,弹性片的弹力作用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限位为绷直状态;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风挡玻璃接触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雨刮胶条;所述雨刮胶条包括胶条本体,胶条本体的上部为安装端,胶条本体的下部为工作端,胶条本体内位于工作端所在位置设置有内腔,内腔沿胶条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长条形结构,所述胶条本体内设置有进液通道,进液通道的一端与内腔连通,进液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端内且与安装端上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工作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喷管,多个喷管均与内腔连通。
在上述的船舰用刮水器中,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内设置有连通的玻璃水管道,安装端上的进液口与玻璃水管道连通。
在上述的船舰用刮水器中,所述安装端和工作端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船舰用刮水器中,所述工作端的宽度为上大下小,且工作端宽度较大的上部与安装端的下部连接。
在上述的船舰用刮水器中,所述工作端位于宽度较大的上部和宽度较小的下部之间的外侧壁上沿工作端的宽度方向朝内内凹形成弧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船舰用刮水器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新颖,工作时,电机带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底部的雨刮胶条对风挡玻璃进行清洁;当第二连杆的端部与风挡玻璃顶部边框接触时,电机继续带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由原先的绷直状态转变为弯曲状态,第一连杆底部的雨刮胶条继续对风挡玻璃进行清洁。当第一连杆旋转为竖直状态,电机带动第一连杆反向转动,在弹性片的弹性作用下,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重新恢复为绷直状态,如此反复,可实现对风挡玻璃最大面积地清洁,大大提升刮水效果。
(2)工作中玻璃水由进液口进入内腔中,进而由喷管喷出,将风挡玻璃浸湿,提高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挡玻璃、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铰接轴、5弹性片、6胶条本体、7安装端、8工作端、9内腔、10进液口、11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船舰用刮水器,所述船舰用刮水器包括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弹性片5和雨刮胶条,所述第一连杆2的端部设于风挡玻璃1的一角,并传动连接有电机,第一连杆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的端部通过铰接轴4铰接,第一连杆2加第二连杆3的长度等于风挡玻璃1的长度,且第一连杆2的长度等于风挡玻璃1的高度。所述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的铰接处设置有弹性片5,弹性片5的弹力作用可将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限位为绷直状态。
所述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与风挡玻璃1接触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雨刮胶条。工作时,电机带动第一连杆2转动,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底部的雨刮胶条对风挡玻璃1进行清洁;当第二连杆3的端部与风挡玻璃1顶部边框接触时,电机继续带动第一连杆2转动,第二连杆3与第一连杆2由原先的绷直状态转变为弯曲状态,第一连杆2底部的雨刮胶条继续对风挡玻璃1进行清洁。当第一连杆2旋转为竖直状态,电机带动第一连杆2反向转动,在弹性片5的弹性作用下,第二连杆3与第一连杆2重新恢复为绷直状态,如此反复,可实现对风挡玻璃1最大面积地清洁,大大提升刮水效果。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34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陈列柜支架组件
- 下一篇:一种带水下保护装置的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