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膏针入度检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4357.6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6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付豪;许宝云;孙玉龙;周定文;王涛;石润波;夏诗忠;刘长来;高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12 | 分类号: | G01N11/12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用铅膏针入度 检测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铅膏针入度工装。
背景技术
视密度、针入度作为铅酸蓄电池铅膏检测的两个重要指标,其稳定性是保证产品一致性的前提。针入度与视密度两者存在直接联系(针入度高时视密度低),两者同时检测,可直观反应出和制完毕的铅膏水平。对于如何保证铅膏针入度检测过程中针杆下落高度、下落距离、运行轨迹以及插入铅膏的位置一直是针入度检测的难点。针入度检测过程中针杆运行轨迹不一致,下落高度不一致,插入铅膏位置不一致造成的检测误差。减少单一检测视密度带来的偶然性检测误差,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加工一种可准确检测、操作简便的铅膏针入度测试工装可良好辅助生产,减少检测误差,保证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稳定检测铅膏针入度检测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膏针入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立杆、支撑板、针筒和针杆;其中,立杆下端固定在底板,上端与支撑板连接;针杆的下端设有针头,上段表面设有刻度牌;针筒固定在支撑板上,针杆位于针筒的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针头为锥形;针杆中部设有螺纹及配重螺母;针杆上端设有针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针筒上端设有螺纹连接的针筒盖,针筒盖上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立杆与底板垂直,支撑板与底板平行,针筒与立杆平行;针筒通过螺母装于支撑板的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底板上放置有钢杯,钢杯外形为圆柱形,内腔上段为圆柱形腔体,内腔下段为半球形或圆弧形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定位垫。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自由落体原理,将一配重锥形金属杆以一定高度垂直下落,检测下落后锥形头插入铅膏内深度,测算出铅膏针入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定位装置,保证配重金属杆下落高度一定以及保护锥形金属头不被撞伤;水平台增加定位装置,保证针锥形金属杆落入铅膏中心部位。
本实用新型益处是:每次检测铅膏针入度时用的力大小相等,根据锥形金属杆插入铅膏内深度快速检测铅膏针入度值,判断铅膏之间差异,快速对后续工作内容进行判断。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节约产品检测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用钢杯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底板;2. 立杆;3. 螺母;4. 支撑板;5. 针头;6. 螺母;7. 针筒;8. 螺母;9. 针筒盖;10. 针杆;11. 刻度牌;12. 针柄;13.定位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膏针入度检测工装包括底板1、立杆2、支撑板3、针筒7和针杆10。其中,立杆2下端固定在底板1,立杆2与底板1垂直。立杆2上端通过螺母3与支撑板4连接,支撑板4与底板1平行。支撑板4上设有安装通孔,针筒7通过螺母8固定在支撑板4的通孔内,针筒7与立杆2平行。针筒7上端设有螺纹连接的针筒盖9,针筒盖9上设有通孔。针杆10的下端设有针头5,针头5为锥形。针杆10中部设有螺纹及配重螺母6。针杆10上段表面设有刻度牌11。针杆10上端设有针柄12。针杆10位于针筒7及针筒盖9的通孔内,可自由下落。在存放时确保针杆10不会从针筒7内完全落下,保护针头5不被撞伤。底板1上设置有圆弧形定位垫13。定位垫13上可放置有钢杯,钢杯外形为圆柱形,内腔上段为圆柱形腔体,内腔下段为半球形或圆弧形腔体。针杆10提起前,针头5放在钢杯外沿时,刻度牌11零刻度线与针筒盖9上沿平齐,保证下落高度一定。
具体操作如下:
将需检测的铅膏放入圆柱形钢杯内,墩实刮平后将钢杯放置于定位垫13上,将针柄12向上提起,此时螺母6上升至针筒7处时,便不再上升(螺母6外径比针筒7内径大),松开手,针杆10自由下落,针头5插入钢杯正中央,在刻度牌11上读出插入深度值,即为铅膏针入度值。
通过调整针杆10上螺母6位置可以调整针杆下落高度以及刻度盘11的零刻度线,确保每次检测下落高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4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