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排气管与三元催化器联接处的垫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4892.1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7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汪水方;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信幸隆密封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2 | 分类号: | F16J15/12;F01N1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汽车 排气管 三元 催化 联接 垫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件技术领域,具体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管与三元催化器联接处的垫圈。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发动机排气管与三元催化器之间的联接处常采用平面法兰结构,密封垫片材料是由起气密作用的密封材料和对垫片本体起强度支撑作用的增强材料复合构成,该结构安装后形成一体,排气管和三元催化器之间不能相互位移或转动,结构简单,安装时紧固力矩大,但没有补偿性,整个排气管的震动,会使震动力直接传递到发动机,发动机排气口处的密封性下降,排气口产生泄露,废气外泄,不符合排放环境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安装在汽车排气管与三元催化器联接处的垫圈,其采用球面法兰连接发动机排气管与三元催化器,使之产生柔性连接,同时,通过稳固结构来保证石墨层受热膨胀后不会变形,保证石墨层受热膨胀后能够更加紧贴发动机排气管和三元催化器,提升整体密封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安装在汽车排气管与三元催化器联接处的垫圈,包括垫圈本体,所述垫圈本体包括金属丝网以及包覆在所述金属丝网外周的石墨层,所述石墨层包括有弧形部,所述石墨层外表面与球面法兰内表面相适配,所述石墨层内表面与内管法兰的外表面相适配,同时,在所述金属丝网内设置有稳固结构;
所述稳固结构包括由金属丝网编织而成的金属支架、由金属丝网编织而成的若干一号金属条以及由金属丝网编织而成的若干金属圆球,所述金属支架包括纵向设置的二号金属条和横向设置的三号金属条,所述二号金属条和所述三号金属条相互垂直,且所述二号金属条和所述三号金属条均与所述石墨层相顶靠,所述一号金属条与所述二号金属条相连,所述金属圆球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一号金属条固定连接,同时所述金属圆球与所述弧形部配合顶靠。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石墨层上开设有若干卡槽,而所述三号金属条上设置有由金属丝网编织而成的卡接块,且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槽配合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球面法兰连接发动机排气管与三元催化器,使之产生柔性连接,同时,通过稳固结构来保证石墨层受热膨胀后不会变形,保证石墨层受热膨胀后能够更加紧贴发动机排气管和三元催化器,提升整体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安装在汽车排气管与三元催化器联接处的垫圈,包括垫圈本体,所述垫圈本体包括金属丝网1以及包覆在所述金属丝网1外周的石墨层2,所述石墨层2包括有弧形部21,所述石墨层2外表面与球面法兰内表面相适配,弧形部21的设置为配合球面法兰,提升相互间的适配度,所述石墨层2内表面与内管法兰的外表面相适配。
在所述金属丝网1内设置有稳固结构,稳固结构起支撑石墨层2以及保证石墨层2按所需方向膨胀的作用。
所述稳固结构包括由金属丝网编织而成的金属支架、由金属丝网编织而成的若干一号金属条34以及由金属丝网编织而成的若干金属圆球33,所述金属支架包括纵向设置的二号金属条32和横向设置的三号金属条31,所述二号金属条32和所述三号金属条31相互垂直,且所述二号金属条32和所述三号金属条31均与所述石墨层2相顶靠,所述一号金属条34与所述二号金属条32相连,所述金属圆球33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一号金属条34固定连接,同时所述金属圆球33与所述弧形部21配合顶靠。
所述石墨层2上开设有若干卡槽,而所述三号金属条31上设置有由金属丝网编织而成的卡接块311,且所述卡接块311与所述卡槽配合卡接。
由于排放的废气温度较高,在这个条件下,石墨材料受热膨胀,膨胀后能够更加贴紧球面法兰和内管法兰,因此具有更加良好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信幸隆密封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信幸隆密封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4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液浊液分流装置
- 下一篇:胶水回收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