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5540.8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0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振华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7/04;A01C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秧苗 育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包括:育秧盘、保温层和日光灯,所述育秧盘由若干个相同的开口呈方形的秧穴组成,每行所述秧穴的下方之间通过通孔连通,每行所述秧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每行所述秧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每个所述出液管均与排液管连接,所述育秧盘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灯支架,所述灯支架上均安装有日光灯,所述日光灯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育秧盘的底端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底部靠近进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脚。本实用新型可以补充光照,每行秧穴之间相互独立,具有保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育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水稻育秧盘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平板育秧盘,四周有框,平板分布着有规律的若干小孔;另一种是抛秧盘,由若干有规律均匀分布的秧穴构成。中国专利申请授权公告号:CN 202476172 U,公开了“新型水稻育秧装置”,其主要包括苗盘秧穴和网格,苗盘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开口呈方形有规律排列的秧穴组成,秧穴与秧穴之间的相互连通是由网格来完成的。但是也存在如下几个缺点:1、缺乏照明装置,阴天或光照不足时缺乏光照;2、秧穴与秧穴之间的相互连通,一旦出现病株,就会通过水肥或流水迅速扩散;3、不具有保温效果,将育秧盘放置在地面上,育秧盘内土壤的温度会逐渐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可以补充光照,每行秧穴之间相互独立,具有保温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包括:育秧盘、保温层和日光灯,所述育秧盘由若干个相同的开口呈方形的秧穴组成,每行所述秧穴的下方之间通过通孔连通,每行所述秧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每行所述秧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每个所述出液管均与排液管连接,所述育秧盘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灯支架,所述灯支架上均安装有日光灯,所述日光灯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育秧盘的底端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底部靠近进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脚。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橡塑保温板。
进一步的,所述秧穴呈5行10列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处设有金属网格。
本实用新型中,秧穴内填有土壤埋入种子即可育秧,每行的秧穴通过进液管输入营养液,垫脚使进液管一端高于出液管的一端,利于营养液向下渗透流动,行与行之间相互独立,其中一行出现病株不会通过营养液的流动而传染给其它行的秧苗,光照不足时,可以开启日光灯补充光照并提高温度,育秧需要一定的温度,保温层可以防止土壤温度散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每行秧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育秧盘、2秧穴、3进液管、4出液管、5排液管、6灯支架、7日光灯、8保温层、9垫脚、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振华,未经郭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5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用菌用真空窝口装置
- 下一篇:电动车助力双撑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