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光程的气体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5926.9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2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唐彬;张洁明;朱立平;刘陈瑶;梁沁沁;张龙飞;罗宗昌;韩方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03;G01N21/11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17 | 代理人: | 戴燕桃,巢雄辉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光程 气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变光程的气体池。
背景技术
在红外光谱分析气体时,气体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装置。光进入气体池,并经过待测气体后由光纤进入光谱仪分析,吸收光谱相比于原来的背景光谱减少,根据减少量可以得出气体浓度。针对低浓度气体样本,采用光程加长,即红外辐射经过多次反射的长光程气体池,可以提高检测精度,现已应用于空气污染研究、环境监测、气体纯度分析、工业生产过程监测、排放气体分析和石油勘探地质录井过程监测等领域。但是现有气体池的光程都是固定的,对样品浓度的灵活性不够高,检测不同浓度的样品时精度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光程的气体池,能够调整气体池的光程,从而精确测量不同浓度的气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气体池本体包括有气体池外壳,所述气体池外壳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反射镜,在所述气体池外壳一侧、所述第一反射镜两旁设置有入射窗口和出射窗口,所述入射窗口和出射窗口以所述第一反射镜为中心相互对称,所述气体池外壳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反射镜两边分别设置有入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气体池外壳顶部设置有一个压力计;还包括有可转动平面镜反射装置,所述可转动平面镜反射装置包括有螺纹旋钮、固定板、铰链、平面镜和弹簧,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旋钮的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旋钮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螺纹孔内,所述固定板一端与所述平面镜通过所述铰链相连接,所述螺纹旋钮的底端与所述平面镜的背面相接触,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平面镜之间,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在靠近所述平面镜的一面和所述平面镜的背面,所述弹簧呈张拉状态,所述平面镜的正面面向所述入射窗口。
优选的,所述入气管和出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量阀和第二流量阀。
优选的,所述入气管内还设置有过滤器和滤网,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入气管和所述气体池外壳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流量阀之间,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第一流量阀之间。
优选的,所述压力计、入气管和出气管与所述气体池外壳连接处分别设有“O”型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气体池外壳由铝合金制成,所述气体池外壳内表面进行过耐腐蚀处理。
优选的,所述入气管和出气管位于所述气体池外壳侧面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均为凹面反射镜,且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均镀有高反射率的保护膜。
优选的,所述入射窗口和出射窗口均为溴化钾窗口。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在远离所述平面镜的一面标定有圆盘形的光程刻度,所述光程刻度以螺纹旋钮的轴心为圆心,所述螺纹旋钮的顶端上标有指向所述光程刻度上面的刻度的指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螺纹旋钮转动光线入射的平面镜,来调整光线入射的角度,进而调整气体池的光程,扩大了样品的可测浓度范围,对不同浓度的气体都有同等的测量精度,在样品浓度多变的情况下节省了成本;
2、流量阀的设置使得气体的流通速度灵活可控;
3、过滤网和过滤器避免了颗粒杂质和水分对光线的散射,提高了检测精度;
4、指针和光程刻度的设置有助于方便读取、获得光程;
5、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路原理图;
图3为光程刻度和指针的示意图。
其中,图中所示标记为:1:气体池外壳;2:第一反射镜;3:第二反射镜;4:压力计;5:入射窗口;6:出射窗口;7:入气管;8:出气管;9:螺纹旋钮;10:固定板;11:铰链;12:平面镜;13:第一流量阀;14:第二流量阀;15:过滤器;16:滤网;17:红外光源;18:长光程光路;19:短光程光路;20:“O”型橡胶密封圈;21:指针;22:光程刻度;2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5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温度变化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光子学技术的太赫兹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