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地下建筑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6364.X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7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燏斌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刀 凸部 接口处 地下建筑 装配式 岩土 凹部 尾端 挖掘 施工 本实用新型 嵌入式结构 凹槽口部 工厂预制 施工周期 凹凸型 地下墙 轨道 分块 嵌入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装配式地下建筑,其装配式地下建筑包括地下墙1,相邻的墙1接口处的结构采用凹凸型嵌入式结构,一个为凸部另一个为凹部,即墙1的接口处凸部嵌入另一墙1的接口处凹部内,墙1凸部尾端与墙1连接处的厚度t大于或等于同一墙1的厚度,凹槽口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另一墙1凸部尾端与墙1连接处的厚度t,小于另一墙1接口处凸部的最大厚度;墙1的底部和侧面设有轨道2,施工时轨道2上装有链刀3,链刀3工作时仅挖掘墙1底部的岩土,由下向上运行的链刀3将墙1底部已挖掘的岩土带至上方,墙1和底部链刀3同时向下运行。优点:墙带有挖掘其底部岩土的链刀,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分块或者整体下降的施工方法,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装配式地下建筑,属于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基础技术采用整体开挖施工方式,施工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安全度差。
现有地下连续墙技术是在地面上利用挖槽机械,在泥浆护壁的条件下,开挖岀一条狭长的深槽,在槽内吊放钢筋笼,浇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其主要缺陷:1)槽内水下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和检测、施工周期长;2)槽段之间的接口施工困难且易渗水;3)开槽机械较高,且要沿着周长移动应用场合受到限制。
现有驳岸基础一般采用挖掘机开挖,设置排水沟或集水井进行排水,驳岸外侧还需要筑围堰。为防止沉降量大,每日砌筑高度有限,施工周期长,造价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装配式地下建筑,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其主要优点:装配式地下建筑由墙组成,相邻的墙接口处采用凹凸型嵌入式的结构,墙带有挖掘其底部岩土的链刀,工厂预制墙,现场分块或者整体下降,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装配式地下建筑包括地下墙1,地下墙1包括一字墙1-1、丅字墙1-2和十字墙1-3;相邻的墙1接口处的结构采用凹凸型嵌入式结构,一个为凸部另一个为凹部,凹部是中间设有空腔的开口的凹槽,即墙1的接口处凸部嵌入另一墙1的接口处凹部内,墙1凸部尾端与墙1连接处的厚度t大于或等于同一墙1的厚度,凹槽口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另一墙1凸部尾端与墙1连接处的厚度t,小于另一墙1接口处凸部的最大厚度;相邻墙1的接口有一字接口、丅字接口和十字接口三种结构;墙1的底部和侧面设有轨道2,施工时轨道2上装有链刀3,链刀3的宽度小于接口处凹槽口部的宽度,链刀3由链条3-1和安装在链条3-1上的刀具3-2组成,链刀3工作时仅挖掘墙1底部的岩土,由下向上运行的链刀3将墙1底部已挖掘的岩土带至上方,墙1和底部链刀3同时向下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墙带有挖掘其底部岩土的链刀,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分块或者整体下降的施工方法,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墙1-1A的接口处凸部嵌入另一墙1的接口处凹部内的施工结构示意图,也是墙1-1A凸部尾端与墙1-1A连接处厚度t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也是链刀3挖掘岩土,墙1-1A和链刀3一起下降的结构示意图,也是由驱动动力装置5-1、弃土处理装置5-2和机架5-3组成的链刀驱动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B视图(去除链刀3),也是墙1-1A的底部链刀3运行的轨道2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泥浆管路装置6在墙1-1A上的泥浆喷嘴6-1和泥浆管路6-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链刀3的结构示意图,也是链条3-1和刀具3-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可空间弯曲链刀3的结构示意图,也是链条3-1和刀具3-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1-1A、1-1B和1-1C三种结构形式的一字墙1-1的结构示意图;也是墙1上轨道2外侧的底部带刃角的侧面罩7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燏斌,未经王燏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6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