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清淤管道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6537.8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东;孙伟;孔鑫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炎龙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E03F5/14;E03F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淤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易清淤管道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地面泥沙和其他杂质会随着雨水一起排入管道井,因而管道井等排水措施的清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管道井等排水措施多采用沉泥式管道井,经过长期积累,井内会有大量的泥浆及杂质,需要及时清理。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54756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易清淤检查井,包括井筒、井盖、沉淀桶、负重绳、井盖挂钩、底座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沉淀桶放置在底座上,负重绳悬挂在井盖挂钩上。
上述检查井在沉淀桶内设置滤网,通过负重绳用起重设备将沉淀桶直接从检查井内吊起,倒出垃圾杂物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检查井的清淤工作,但是由于滤网只能过滤掉大颗粒杂物,很难将管道井内的泥浆有效排除,泥浆在管道井内淤积时间长,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对清淤工作人员容易造成很大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清淤功能的雨水管道井,具有清淤功能,有效将管道井内泥浆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易清淤管道井,包括管道井本体,以及盖合在管道井本体开口处的井盖,所述管道井本体内设有沉泥槽,所述沉泥槽内设有可拆卸的清淤桶;所述清淤桶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清淤桶开口上罩设有滤网,所述清淤桶下端设有可拆卸的桶底,所述桶底上均布有若干通孔,所述清淤桶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桶底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防止桶底脱出的防脱机构,所述清淤桶开口处的外侧壁上设有上提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沉泥槽内设置清淤桶,清淤桶的设置方便将管道井内泥浆排出,清淤桶开口上设有滤网,滤网可以过滤掉从管道井开口落入的外来杂物,清淤桶下端设有可拆卸的桶底,桶底上布满通孔,方便清淤桶桶底的清理和更换,清淤桶可以多次反复使用,延长使用寿命,经济又环保,在清淤桶侧壁上设有上提结构,上提结构的设置方便手的持握,当清淤桶内积满淤泥,淤水从桶底的通孔中流出,淤泥截留在清淤桶内,可以方便将清淤桶从沉泥槽从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淤桶桶底分体设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桶底和第二桶底,所述第一桶底和第二桶底活动设置在清淤桶内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淤桶的桶底分体设置,且分体设置的桶底可拆卸设置在清淤桶内侧壁上,方便清洗和维护,当桶底局部损坏时可以局部更换,不需要整体遗弃,经济又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淤桶底部沿其径向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两端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固定轴上设有弹性对开合页,所述第一桶底和第二桶底分别对应设置在弹性对开合页的两侧并可绕弹性对开合页翻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允许泥浆按照规定方向流动,而不允许泥浆反向流动,从而完成泥浆的打捞,清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弹性对开合页活动面向上,弹性对开合页两叶片最大夹角为18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只允许泥浆向上流动,而不允许泥浆向下流动,从而完成泥浆的打捞,清淤效果好,弹性对开合页的两叶片最大夹角为180度,从而实现快速清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淤桶内侧壁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滑槽,方便固定轴沿着滑槽顺畅的滑入安装座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脱机构设置在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轴沿着滑槽滑入安装座后不容易脱出,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脱机构包括内嵌设置在安装座内的凹槽,设置在凹槽内的弹性连接件,以及设置在弹性连接件上的楔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机构结构简单,有效避免固定轴从安装座上脱出,结构稳定,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泥槽底部设有固定清淤桶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沉泥槽内侧壁的固定凸块,以及设置在固定凸块上的卡接口,所述卡接口沿沉泥槽内侧壁环设一周,所述卡接口开口大小与清淤桶桶壁厚度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淤桶稳定固定在沉泥槽内侧壁上,结构稳定,不会产生摇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淤桶的上提结构为金属提手或塑料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淤桶上提结构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清理淤泥时手的持握,上提结构采用金属提手或塑料提手制造,原材料便宜,制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炎龙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炎龙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6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