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载航行信息服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6681.1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0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锡坤;黄应邦;韩颜;杨北胜;潘灶林;陈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F23/296 | 分类号: | G01F23/296;G01S19/42;G01S13/88;G01P3/00;G01C21/00;G01F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行 信息 服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载航行信息服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航运信息服务系统有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船载GPS系统。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是一种船舶导航设备,通过AIS使用能增强船舶间避免碰撞的措施,能在电子海图上显示所有船舶可视化的航向、航线、航名等信息。AIS系统存在以下不足:
(1)船舶AIS系统采用的电子海图只覆盖了沿海地区,缺乏内河航道相关的电子地图数据,同时内河航道的水深在洪水和枯水季节的差异较大,AIS系统不能反映内河航道的实时水深;
(2)船舶只能利用特定的通信方式通过AIS基站与其他船舶或者船舶监控中心通讯,但AIS基站一般在大型港口周围布设,暂未覆盖全部沿海和主要江河,因此船舶在AIS基站覆盖范围以外,不能实现船舶与其他船舶或者船舶监控中心的通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检测水深,且与其他船舶通信的一种船载航行信息服务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载航行信息服务装置,包括雷达模块、GPS定位模块、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抗干扰通信电路、信息存储模块、超声波测深仪、显示屏和航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雷达模块、GPS定位模块、信息存储模块和超声波测深仪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抗干扰通信电路进而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航行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航行信息采集模块包括航速传感器、姿态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和油量传感器,所述航速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姿态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油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转速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第四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雷达模块包括雷达天线、雷达收发开关、发射机和接收机,所述雷达天线与雷达收发开关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发射机进而与雷达收发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雷达收发开关的输出端通过接收机进而与微处理器的第五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干扰通信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晶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互感滤波器和第二互感滤波器,所述主控芯片分别与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DSN端通过第一电阻与地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DSP端通过第二电阻与地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LC端与地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XTAL1端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主控芯片的XTAL2端连接至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晶振进而连接至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容进而连接至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主控芯片的MIXIN1端通过第二互感滤波器连接至主控芯片的MIXIN2端,所述主控芯片的MIXIN2端通过第二电容连接至主控芯片的IC端,所述主控芯片的MIXIN2端通过第一互感滤波器连接至主控芯片的IC端,所述主控芯片的IC端通过第三电容与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夜视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摄像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VHF数据收发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载航行信息服务装置通过超声波测深仪实时检测当前区域的水深情况,从而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而且本实用新型还能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船与船之间、船与岸之间的信息互通,建立起航运船舶的物联网体系,推动航运物流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载航行信息服务装置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载航行信息服务装置中抗干扰通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6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腐导波雷达物位计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快速检测电压微天平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